2025年9月14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陆庆龙教授主讲的《绘画与生活》学术讲座在我校厚德校区汇知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美术与书法学院院长杨礼浪、党委书记俞燎宏及师生代表近400人出席聆听。会议由杨礼浪院主持。
陆庆龙教授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为核心,系统阐述了绘画与生活的深层关联。他指出,艺术源于生活,既是生活的趣味表达,也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生活体验可分为被动、主动与现实三种类型,而过去、现在与梦想的生活共同构成创作的时空维度。他强调,人生成长的环境、阶段、兴趣与追求差异决定了个体对美的独特感受,进而影响审美取向与画风形成。
围绕艺术创作过程,陆庆龙提出四阶段方法论:通过实践体验生活、通过写生表现生活、通过取舍感悟生活、通过创作思考生活。他主张生活既需丰富多彩,也需简单纯粹,艺术家应具备从简单中挖掘丰富、从复杂中提炼纯粹的视觉敏感性。
针对生活的动态性与艺术表达的辩证关系,陆庆龙指出,生活存在恒常不变与动态发展的双重特质,绘画亦需在“不变中求万变”,善于选择与放弃。他特别强调艺术家应具备人文关怀,既能从苦难中“酿出蜜”,也能从甜蜜中“调出苦”,实现情感的深度表达。
最后,陆庆龙教授以“认真”与“坚持”寄语师生:认真改变自我,坚持改变命运。艺术创作不是因看见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能看见希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深化了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为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次讲座是美术与书法学院学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艺术教育与创作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与审美境界。
初审:易凯
复审:刘庚凯
终审:杨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