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术学核心课大纲汇总

发布者:mssj发布时间:2024-03-20浏览次数:10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专业



2021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20219








2021核心课程大纲目录












《基础素描》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01     

适 用 专 业:      美术学        

撰  写   人:刘洋

课 程负责人: 杨礼浪         

审  核   人:       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基础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01

课程名称基础素描(Basic sketch

学时60  学分3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随堂测试:占70%

2.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内容:平时随堂作业、课堂纪律、出勤率等。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基础素描》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总计60学时。基础素描是一门面向所有造型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如何科学地认识、观察、分析形体,忠实表达观察对象,掌握素描表现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形成即有科学分析又富有主观个性语言的视觉图像。课程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绘画造型的技法要领,并不断提高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识,升华艺术修养,精进造型能力及画面表现能力,启发艺术思维。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造型规律,合理形成画面,为以后的造型类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设计

在本课程中的渗透德育的内容,强化美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在理论环节中加入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观念,以及 近代以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语言,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的异同,融入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的同时获得爱国教育。

二、课程目


本课是培养学生对客观对象的形象、结构、比例、透视、明暗、色调、空间、虚实、质感、体量等诸多因素的观察与表现。初步理解黑白灰色调对于画面的调节作用。掌握从整体结构出发塑造画面,强调形体结构的准确性,空间透视的科学性。在经营画面的同时,较为熟练的运用铅笔、炭笔、柳木条等工具材料,掌握深入刻画形象的激发,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升绘画审美能力,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也形成一套可行的教学流程,为教学实践环节打下基础。

目标1通过个人或小组课教学活动,了解近代中国绘画史中优秀的素描作品、分析创作背景、艺术手法、情感体验等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知道中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对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体验中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的重要作用,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从教意愿。

目标2、学生通过研究和领悟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了解传统和现代的各种造型方法,熟练运用造型的基本手段塑造形体与空间,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表现能力;了解素描作为造型专业基础课程的意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中学美术课程为基础的素描绘画的基准,掌握中学素描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中学生心里认知与学习能力的特点,运用素描相关的理论知识展开素描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和学业评价,在教学中获得教学基本技能,提升造型能力和素描知识,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目标3贯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素描基础教学与改革的动态,使得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美术色彩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1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2 美术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艺术素养,能够以美术为中心,展示专业技能;能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形成良好的创作审美感知和技能。

课程目标2

7.学会反思

7.1 制订发展规划: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反思与自醒,明确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要;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终身学习的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课程目标3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基础素描

M


H




L



  1. 学时分配

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类型

开出

要求

学时

分配

001

素描基础知识

综合性

必做

12

002

素描静物写生

综合性

必做

12

003

素描石膏头像写生

综合性

必做

24

004

素描石膏头像写生(随堂考试)

综合性

必做

12

学时总计


 60


  1.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强化学生严格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适时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注意观察与发现学生的绘画特点与气质。因材施教,培养与之气质相符的画风特点。


  1.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1.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基础素描知识

1.基本内容

1)素描的艺术发展过程,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学科地位、历史发展。理解素描课程在美术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基本观察方法

a科学的观察方法与整体观察的意识

b形体结构与空间关系的表达

2)素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造型规律

a平面、单色的构成形式与形体质感的表达

b形体结构的表现与点、线、面的构成要素

3)素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a明暗色调与物象形态及意境的表现

b体面、比例、结构、透视与黑、白、灰关系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基础素描知识:素描的艺术发展过程,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学科地位、历史发展。理解素描课程在美术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基本观察方法。

 √


 √

  1. 素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造型规律




 √


3.素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讲述素描艺术的发展,通过赏析历史上优秀的素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吸收外来,结合本民族特点进行发展。了解到优秀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及魅力。

2.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教学仍然遵循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理解对象、塑造形体为基本的教学要求,将形体结构、特征、空间、运动以及形体的平面构架等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重视对学生艺术思维及潜在个性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造型法则的进程中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加强造型意识,提高表现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讲解、分析、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及造型处理的规律,逐步提高学生对不同对象,不同形态的准确表现能力。

难点:概括能力的培养。从造型的表现来看,概括是“以一当十”的造型语言。简练、概括、精炼的造型手法,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是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与画者主观情感的综合。

4.教学建议

多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观摩与分析。



第二章  静物素描写生

1.基本内容

1)理论教学:了解静物和创作的关系,要注重画面的情感表达。

2)构图练习结合中外经典作品进行画面分析讲解。各种构图关系的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例如平面构图的稳定感。

3)空间与明暗结合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4)质感表现主要注重画面气氛的烘托表现。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静物素描写生:理论教学:了解静物和创作的关系,要注重画面的情感表达。





 √

2.构图练习:结合中外经典作品进行画面分析讲解。


 √

 √


3)空间与明暗:结合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4)质感表现:主要注重画面气氛的烘托表现。

 √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色调变化及物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以确立调子的任务,仅在于表现空间及对象各种调子总的关系,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能力。

2、按照正确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任务、充分运用线条和明暗,准确地表观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的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

3作为艺术课程传承经典的主渠道,深究课程思政的内涵,通过经典再现的讲解与传播,在教学实践中多维度、多层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思辨力,坚定文化自信。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静物写生的目的意义、静物组合的基本方法。

2)色调基本概念、色调的层次,黑白灰的组合。

难点:以明暗为主的全面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

4.教学建议

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内外联系,左右照应,上下关联,反复比较,滤其细节地把对象地形体结构特征准确把握。


第三章 素描石膏头像写生

1.基本内容

1)形体与结构:讲解人像结构关系。

2)空间与明暗

3)虚实处理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静物石膏、头像写生:(1)形体与结构:讲解人像结构关系。





 √

 √

2.构图练习:结合中外经典作品进行画面分析讲解。


 √

 √


3)空间与明暗:结合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4)质感表现:主要注重画面气氛的烘托表现。

 √

 √

 √

2.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石膏像的写生,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局部和整体统一的主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准确地表现具体对象的比例、动态、性格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石膏模型写生的目的意义、塑像内容的介绍及其作者艺术手法的分析。

2)石膏素描的一般技法。

难点整体与局部的观察和表现。

4.教学建议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的概括能力。

六、教学方法:

1.赏析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临摹优秀的美术作品,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欣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以扩大视野,鼓励学生去研究尝试不同的素描表现技法与表现形式,发挥其兴趣,发展其所长,发掘其潜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全面素质,提高审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践教学。依照学生自身差异调整合适的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个人潜力,把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讲解,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拔高,并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素描技法和素描情感上要求学生认真表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效果。


七、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通过个人或小组课教学活动,了解近代中国绘画史中优秀的素描作品、分析创作背景、艺术手法、情感体验等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知道中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对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 体验中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的重要作用,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从教意愿。了解素描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绘画技巧。

通过学生课堂答疑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和领悟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了解和学习古今中外优秀艺术遗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较全面的艺术修养,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

1课堂表现

2.对优秀作品的理解讨论。

课程目标2.

学生通过研究和领悟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了解传统和现代的各种造型方法,熟练运用造型的基本手段塑造形体与空间,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表现能力;了解素描作为造型专业基础课程的意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中学美术课程为基础的素描绘画的基准,掌握中学素描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中学生心理认知与学习能力的特点,运用素描相关的理论知识展开素描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和学业评价,在教学中获得教学基本技能,提升造型能力和素描知识,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掌握以明暗为主的全面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掌握静物、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静物、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通过课堂临摹及作品写生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任务、充分运用线条和明暗,准确地表观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的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

1.课堂表现

2.实践操作能力

3.画面效果

程目标3.

了解美术学专业发展阶段路径,探索中学素描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途径适应今后中学美术教学。贯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素描基础教学与改革的动态,使得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美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素描写生创作,训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局部和整体统一的主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准确地表现具体对象的比例、动态、性格特征。


1.课堂表现

2.实践操作能力

3.画面效果

八、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课堂表现(占6%

  2. 临摹作业(占6%

  3. 写生作业(占6%

  4. 黑白灰练习(占6%

  5. 形式语言练习(占6%

  6. 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表现

临摹作业

写生作业

黑白灰练习

形式语言练习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100

20%







60

20%

40

60%

课程目标2



20

20%

100

30%



40

30%

30

20%

课程目标3



80

30%



100

20%



30

50%


九、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85-100

75-85

60-75

0-59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非常熟悉素描的概念、发展变化、基本规律和原理,能产生民族自豪感。能够运用画面的形式要素对素描作品进行准确的分析阐释。能够深刻认识我国素描艺术的成就。

较好了解素描的概念、发展变化、基本规律和原理,能够运用画面的形式要素对素描作品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阐释。能够较好地认识我国素描艺术的成就。

基本了解素描的概念、发展变化、基本规律和原理,能够运用画面的形式要素对素描作品进行基本的分析阐释。能够基本认识到我国素描艺术的成就。

不了解素描的概念、发展变化、基本规律和原理,无法运用画面的形式要素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阐释。不了解我国素描艺术的成就。

课程目标2

造型准确,构图完整,刻画深入,明暗层次清晰,空间感,体积感,质感的把握能力较强,作品的整体画面效果好。

构图完整,造型基本准确,对形体、结构有一定认识,绘画方法正确,但画面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则略显不足。

构图的完整性略差,造型能力不够强,对形体、结构的认识教表面,但绘画方法基本正确。

造型严重不准,构图能力较差,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不正确,明暗关心混乱,绘画方法不正确。

程目标3.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能在创作中进行情境塑造具有主观表达的意愿,能结合中外优秀作品进行画面刻画。

在素描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对画面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解决画面问题。

在素描实践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对画面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解决画面问题。

在素描实践过程中能够对画面问题进行基本分析判断,并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解决画面问题。

在素描实践过程中无法对画面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不能够并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解决画面问题。

十、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陈淑霞主编,《绘画基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基础系列教材,《素描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撰写人:刘洋

审核人:杨礼浪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版画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05      

适 用 专 业:      美术学        

撰  写   人:       刘洋          

课 程负责人:       刘洋          

审  核   人:       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版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05

课程名称版画基础Printmaking basics

学时72学分4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基础素描、基础色彩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期末测试:占70%

2.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内容:网络在线学习、平时课堂纪律等。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版画基础》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总计70 学时。版画基础是一门面向所有造型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受众是对版画零基础的学生,国画、油画等其他造型专业也必须对版画的绘画语言有基本的了解。《版画基础》主要研究黑白木刻的基础知识,运用黑白灰关系安排画面,运用常见的几种刻刀的刻痕组织画面,如何使用油性油墨印制画面,最终形成刻痕语言清晰、印刷语言明确、具有独特黑白对比的版画作品。学生通过理论环节的教学,了解中外版画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红色历史题材版画一般指的是描绘党的奋斗过程的版画作品。发展至今,版画可以说是在美术学科中表现红色题材画作最多的一个艺术门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思政教育外识别重要版画艺术家的风格语言与制作手法;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掌握版画制作的整个流程,木板处理、转稿、刻制、打油墨、印刷、签名的全流程。经过全部的教学环节,可以自主创作黑白木刻版画学生对版画的刻痕语言和印痕语言、复数性语言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了解国际著名版画家的代表作品和各国版画艺术流派的特色。具有一定的鉴赏、研究和创作版画作品的能力。为以后的造型类、设计类的课程做奠基作用。

本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学部分包括宜春版画史、黑白木刻技法部分和版画插图技法知识三部分,其中黑白木刻技法知识掌握是重点及难点。线下课程主要包括黑白语言转换、草图完善及技法答疑。本课程线上部分占百分之三十学时,线下百分之七十学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技法知识部分通过在线学习进行掌握,在课堂中主要解决学生的创作思维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思政设计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强化美育与德育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在理论环节融入中国传统版画的介绍,以及中国近代绘画史中新兴木刻的对于家国观念的塑造作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将德艺双修的追求注入求学之路。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对黑白木刻的制作、刻痕语言、印刷语言、黑白灰语言。初步理解刻痕如何营造画面,如何让安排画面黑白灰对比,掌握油印木版画的印刷语言,可以进行基本的木刻版画的创作。加强培养版画艺术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课程目标

目标1、版画理论以中学美术课程为版画基础教学的基准,讲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地进行安排。讲授中国传统的雕版水印木刻的独特语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教师情怀,让学生看到教育对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教师行业有新的认识。

目标2、版画实践上以中学美术课程为基础,结合培方案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技法,了解版画四大印刷方式,并掌握木板凸印的印刷方式。注鼓励学生对版画艺术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为以后的版画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目标3、学生通过文献查阅,对刻痕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以分享的形式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讲课说课、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版画语言的认识。

目标4、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版画发展改革的动态,使得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传统版画的艺术语言融入个人的图像创作,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2.教育情怀

2.2 关爱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责任心,丰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学生并尊重其独立人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1 学科专业基础: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艺术原理,具备美术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了解美术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和前沿,具备拓展专业视野的能力。

课程目标2

4.教学能力

4.3 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堂观察、访谈调查、收集资料等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的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3

7.学会反思

7.1 制订发展规划: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反思与自醒,明确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要;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终身学习的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课程目标4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版画基础


L

H

L



M



、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类型

开出

要求

学时

分配

001

版画课程在线知识点学习(课前及课后)

技法知识部分要求在线部分完成,在线课程占用本课程的百分之三十——四十学时。

综合性

必做

30

002

黑白木刻临摹刻印

综合性

必做

6

003

黑白木刻版画临创

设计性

综合性

必做

20

004

版画插图创作

设计性

创新性

必做

16

学时总计


72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各种方法活跃教学内容如:录相示范、欣赏画册、讲授技法等让学生对版画有所了解,通过赏析中外版画名家的不同版种的作品让学生对版画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以及版画中不同版材的制作原理,相关技法,通过课堂实践进一步加深印象,并通过临摩版画名家的作品中刻与印的技巧。最后完成一幅由学生自己创作的版画作品。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版画基础知识

1.基本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分成线上线下两个部分进行,线上教学主要介绍:

1、版画的概念和历史

a、介绍中国古代,近代版画发展史。

b、介绍国内,国际版画艺术流派及代表画家与作。

线下的部分主要介绍:

2、版画的工具材料与使用方法。

a、常见的版画工具与工具的制作加工

b、版画的主要印刷方法与对应原理。

c、木刻版画的制作流程。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线上教学中西方版画历史进行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对鲁迅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版画历史进行重点介绍,讲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制作方法。讲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学科地位、历史发展。学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印刷的基本原理。

 √


 √


  1. 线下教学:对版画的工具材料进行基本的介绍,并强调中西方版画工具的差异,中西方材料工具的交流演变。在介绍的过程中,解释印刷工具与印刷原理之间的关系,将凸版印刷的原理在工具材料的介绍中展现出来。让学生做到直观、清晰、有记忆。教师依据展现基本的印刷原理,让学校明白凸版印刷的基本特性。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与一般绘画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版画这一独特的画种。

2、能力培养目标:了解版画的艺术特点,具有重复性,进而对其产生兴趣。

3、思想教育目标:中国版画和革命关系联系紧密,是在鲁迅先生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下发展起来的,让学生了解宜春版画的红色历史。

4、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基本了现在世界上主要的四种印刷方式,知道作为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凸版印刷的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以张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例举各版种的不同特点,展现出其在材料、技法和制作上的复杂而多变的丰富性。并明确版画是重工艺制作的艺术门类,与随意性相去甚远。

难点:1、因长期的绘画习惯思维,导致学生在观念上定势思维难以改革,由随意变为规范需要一个过程。

2、版画具有一定的“平面性”即较重二维空间的表现,不具备油画水粉等画种的繁杂与逼真,因而需要每位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3、版画相对主观和主动,需自己去归纳、提炼和概括。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造型要求。

4、版画作为间接画法的绘画种类与油画为代表的直接画法的差异。

5、凸版印刷的基本原理与历史发展。

4.教学建议

对鲁迅先生领导的新型木刻运动做重点介绍,明晰鲁迅先生领导的左翼木刻运动对现代中国版画的影响。介绍鲁迅在这场运动中的导师作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孕育起教师的基本情操。

在版画讲解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黑白相互转换,而多数学生缺乏对黑、白、灰的概括处理能力。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引导。

强调间接画法印刷的语言特性,树立起印痕语言的审美能力,掌握凸版印刷原理。

第二章  黑白木刻及技法

1.基本内容

1、黑白木刻技法讲授

a、介绍现代木刻版画最常用的四种刻刀以及对应的刻痕。

b、分析优秀的版画作品的黑白组织。

c、分析优秀版画作品的刻痕组织。

2、黑白木刻技法实践

a、刻痕集锦临摹与实验。

b、优秀作品分析临摹。

c、根据临摹做模仿创作。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 .黑白木刻技法讲授:让学生在讲授过程中掌握以刀代笔和块面化造型的意识,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将黑白组织、点线面组织、刻痕组织与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





 √


2.黑白木刻技法实践:通过对分析之后的展开临摹和带有临摹性质的创作,让学生用刻刀处理具体的物体形象,处理画面主体与背景之间的黑白、刻痕关联。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练运用于版画技法,掌握木刻版画制作的整个流程,逐步认识版画的刻痕语言、复数性语言、印痕语言。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临摹达到并掌握黑、白、灰的转换规律,通过黑白灰的搭配,形成富有节奏感的画面效果。

3、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摒弃原有写实观念,大胆取舍、提炼、概括,变形,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像的造型规律,在点线面的搭配组合中构建画面,同学通过学习能进入一个趋于平面的多变空间。

4、思想教育目标:结合宜春地区的红色历史,创作出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的红色版画作品。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版画作品中的制作流程;2、认识黑、白、灰在版画作品中的独特价值,并熟悉各种光源的处理手法。3、认识刻痕语言与印刷语言的魅力。

难点:1、原本学生直接画法向间接性画法的转变 ;2、原本学生依托光影透视建立的在二维空间再现三维视错觉的造型观念转向依托点线面在二维平面制作形式语言的造型观念;3、形象与刻痕与黑白语言之间的联系

4.教学建议

在刀法练习阶段有意识区分规律性刀痕与表现型刻痕,通过学生临摹的结果判断学生适合的刻痕语言,再依据适合的刻痕语言展开适合的创作指导。


第三章 版画插图的基础知识及制作

1基本内容

1、强化版画语言与传作之间的联系

A、插图语言的介绍,突出版画的艺术语言特征(刀味、版痕味、金石味)。

B、处理好画面黑白灰之间的关系,通过黑白灰的对比,区分画面主次。

2、技法传授及练习

A、根据每个学生的刻痕语言展开相应的技法训练

B、根据每个学生的印刷特点,推荐相对应的刻痕知道

C、根据印刷的成品,进行二次修版,调整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1、强化版画语言与刀法之间的联系




 √

 √


2、技法传授及练习


 √



 √

2.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能力培养目标:版画插图有着强烈的自身特点,结合文本进行创作。能结合地方红色文化、绿色文化进行文本创作。

2、能力培养目标:注重画面的情感及叙事性表达,简洁又不失厚重。本周教学在黑白木刻的基础上融入套色技术,使每位学生能充分调动出自己的潜能,发挥各自的优势,熟悉和了解版画插图的表现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黑白木刻版画技术的前提下能主动控制与调动画面,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版画插图制作程序。熟悉该过程的相互转换。

难点版画插图相对单纯的黑、白版画制作难度更大,注重画面和文本的结合,对初学者刻制与转换过程容易出现偏差与失误。因而要求学生要有钻研精神。

4.教学建议

版画插画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情感性,因张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位同学都兴致彼浓,但因其制作难度大又复杂有部分同学们不能自如掌握,望能利用同学课余时间自己探索。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

 √




2


 √

 √


3



 √

 √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独立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撰写学习日志形成电子学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主要针对《木刻版画》中的印刷概念、印刷原理、木刻版画发展历史、风格流派这部分内容。通过讲授,学生可以明确木刻版画技法的概念,并且由概念知识学习转向实际操作的学习步骤的学习。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美术学的知识体系,并自助规划后面课程所要临摹、创作的主要方向,进而可以不断更行印刷知识和版画观念,发现自身兴趣点,展开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合作训练,将解读观点或者达成的认识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并将形成的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展示。在材料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注意将个人操作与团队协同配合相结合,引导培养学生们的个体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主要针对课程后半部分每个学生自我创作的,给学生制定一个创作目标,学生通过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实现这个创作要求,将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形成个人的版画创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单独演示,让学生对比不同的印痕语言,进而更好的完成创作。单独和学生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日后的中学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并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教学研究、个人发展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规划和改进画面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出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解决教学问题。

4.讨论式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为中心。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分析和批判的思维习惯,培养逻辑性表达能力。

5、直观演示法。主要针对《木刻版画》中的实际刻制、印刷步骤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在线网络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际操作步骤的观摩,了解木刻版画的印刷原理,并且可以复制教师的制作步骤,并明确说出每一个单独步骤的合格标准,进而完成临摹复制和自我创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复制教师的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为日后学生开展系统性中学美术教育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版画理论以中学美术课程为版画基础教学的基准,讲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地进行安排。讲授中国传统的雕版水印木刻的独特语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教师情怀,让学生看到教育对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教师行业有新的认识。

1通过与一般绘画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版画这一独特的画种,了解版画的艺术特点,具有重复性,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宜春版画的红色历史。

2学生对黑白木刻版画进行理解和欣赏。

3对教师的基本情操进行了解与培养。

1课堂纪律

2.在线及课堂中对历史发展的理解讨论。

3.拥有五好教师的基本素养。

课程目标2. 版画实践上以中学美术课程为基础,结合培方案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技法,了解版画四大印刷方式,并掌握木板凸印的印刷方式。注鼓励学生对版画艺术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为以后的版画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1学生自主选择一幅黑白版画作品进行技法分析和画面分析,并明确临摹步骤、方法、材料

2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临摹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临摹实验的制版成品、印刷成品

课程目标3.学生通过文献查阅,对刻痕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以分享的形式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讲课说课、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版画语言的认识。

1掌握不同刀具的刻痕语言

2学生对其中一种刀具的刻痕进行分析,模仿近现代以来该刻痕语言的发展变化,并进行相似风格画面的临摹创作。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刻痕语言的分析与创作。

课程目标4: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版画发展改革的动态,使得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传统版画的艺术语言融入个人的图像创作,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

1掌握版画插图制作程序。熟悉该过程的相互转换。

2学生对黑白木刻版画技法的掌握.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插图作品的艺术水平、艺术格调把控。

、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课堂出勤率(占6%

  1. 网络视频学习(占6%

  2. 课堂提问与表现(占6%

  3. 课堂作业(占6%

  4. 期中作业(占6%

  5. 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纪律

网络视频学习

课堂提问与表现

课堂作业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50

30%

100

70%









课程目标2

50

20%



50

20%

50

20%

60

20%

20

20%

课程目标3





50

20%

50

20%



20

60%

课程目标4









40

40%

60

60%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版画基本概念与历史

学生能熟练掌握版画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分析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能掌握版画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基本能掌握版画发展的基本脉络,能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能掌握一部分版画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分析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不能掌握版画发展的基本脉络,不能分析比较版画与一般画中存在的差异,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民族传统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了解版画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目标2学习和掌握黑白木刻版画技法的制作流程、印刷原理。

学生完美掌握黑白木刻版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并可以完美临摹作品、独立进行作品创作。作品有明确的版画语言,印痕清晰、肌理搭配得当、作品构图、色彩、形象完整,有明显的个人语言,画面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完美掌握黑白木刻版画的全部流程,并可以完美临摹作品、独立进行作品创作。作品有明确的版画语言,印痕清晰、肌理搭配得当。画面干净整洁,画面构成完整,有明显的版画语言,画面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掌握水黑白木刻版画的全部流程,并可以比较独立完整的临摹作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作品创作。作品有比较明确的版画语言,印痕可以辨析、画面构成比较合理,形成个人语言,画面干净,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完成黑白木刻版画基本整个流程,并可以比较完整的临摹作品、比较独立进行作品创作,画面构图、色彩、形象搭配完整。作品有可以辨识的的版画语言,印痕清晰、肌理搭配得当、画面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基本不能完成黑白木刻版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勉强可以临摹作品、勉强进行作品创作,作品画面不是特别完整。作品有明确的版画语言,印痕清晰、肌理搭配得当、画面构成比较混乱,色彩搭配不合理,版画语言不明显,画面干净整洁,签版不符合标准。



课程目标3版画刻痕研究。

学生完美掌握一门刻痕语言,形成完整的文献综述,并创作作品,印制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刻痕语言,形成简单的文献综述,并创作作品,印制基本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对一门刻痕语言较难展开研究,在帮助下形成的文献综述,并创作作品,印制干净整洁,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掌握一门刻痕语言,形成的文献综述,并创作作品,印制一般存在脏污,签版符合标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也不可以掌握一门刻痕语言,难以形成的文献综述,创作作品不够完整,印制一般存在脏污,签版不符合标准

课程目标4版画创作。

学生可以独立创作一副版画作品,可以很好的利用黑白灰关系组织画面,很好的用刻痕塑造形体,刀法组织合理。印制效果清晰、干净、整洁。无赃物、破损,签板准确,符合要求。


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创作一副版画作品,可以很好的利用黑白灰关系组织画面,很好的用刻痕塑造形体,刀法组织合理。印制效果清晰、干净、整洁。无赃物、破损,签板准确,符合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本可以创作一副版画作品,可以很好的利用黑白灰关系组织画面,很好的用刻痕塑造形体,刀法组织合理。印制效果清晰、干净、整洁。无赃物、破损,签板准确,符合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基本可以一副版画作品,在利用黑白灰关系组织画面,用刻痕塑造形体,刀法组织合理,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整体效果尚可。印制效果清晰、干净、整洁。无赃物、破损,签板准确,符合要求。


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也难以完成一副版画作品,画面黑白灰关系组织关系、刻痕塑造形体,刀法组织合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印制效果难以做到清晰、干净、整洁。无赃物、破损,签板不准确,不符合要求。




、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王华祥主编,《版画技法(上)传统版画 木版画技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李 仲主编,《版画》,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


2.其他学习资源

1)网络平台: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87169727.html


撰写人:刘洋

审核人:杨礼浪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油画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06      

适 用 专 业:       美术学        

撰  写   人:       欧阳强        

课 程负责人:       杨礼浪        

审  核   人:       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油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06  课程名称油画基础(Printmaking

学时72学分4.0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素描基础、色彩基础      考核要求:考核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随堂测试:占70%

2.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内容:网络学习、平时课堂纪律、课堂表达等。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油画基础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总计70学时。油画基础是一门面向所有造型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油画媒介的材料语言,进而了解西方绘画造型的基础逻辑与色彩运用基础逻辑。学生通过理论环节了解西方油画发展的历史,对各个历史阶段的的绘画方法与技术技巧。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教学掌握油画色彩的观察方法和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通过油画人物形象的形体表现,提高色彩造型、以色传神,以色抒情的技能。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油画基础知识,可以运用油画媒介绘制画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了解西方油画技术媒介与西方艺术史的基本关联,明晰东西方绘画的相同与不同点,以便为以后的油画艺术创作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也为非油画专业学生了解与实践西方绘画主流绘画逻辑、色彩逻辑提供工具方法。

课程思政设计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强化美育与德育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在理论环节融入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介绍,对比中西方绘画的技巧逻辑上的不同、色彩逻辑上的不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将德艺双修的追求注入求学之路。


二、课程目


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油画的各种表现技巧、技法和熟悉油画工具性能,最终达到能熟练了解高中美术教学目标的目的建议一定的从教理想。

2在讲解如何将不同的油画作品时,授课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实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绘画作品的理解,结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呼吁广大学生要珍惜当下的生活,进一步调动和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强化思政课程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成效。

3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树立民族自信。引导学生能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会自始至终鼓励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掌握一定的反思能力,因为这是高中美术教师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2 立德树人守法: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和教育精神,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课程目标1

2.教育情怀

2.1 坚守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热爱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2

3.学科素养

3.2 美术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艺术素养,能够以美术为中心,展示专业技能;能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形成良好的创作审美感知和技能。

课程目标3

7.学会反思

7.2 反思知识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美术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4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油画基础

M

M

H




L



  1. 学时分配

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类型

开出

要求

学时

分配

1

第一章 油画基础理论知识

综合性

必做

4

2

第二章 油画鉴赏

综合性

必做

4

3

第三章 油画静物写生

综合性

必做

24

4

第四章油画人像写生

综合性

必做

24

5

第五章 随堂考试



16

学时总计

72


  1.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各种方法活跃教学内容如:录相示范、欣赏画册、讲授技法等让学生对油画有所了解,通过赏析中外油画名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对油画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以及油画中不同画法的制作原理,相关技法,通过课堂实践进一步加深印象,并通过临摩油画名家的作品中的技巧。最后完成一幅由学生自己绘制的油画作品。

  1.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油画基础理论知识

1、基本内容

1)油画的起源。

2)油画的发展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油画基础知识,油画的发展过程,了解油画的起源、基本概念、学科地位、历史发展。

 √

 √



2、理解油画基础课程在美术学中的重要地位。

 √


 √


3.掌握油画基础课程的基本绘画理念及绘画方法。





 √

2、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讲述西方油画与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通过赏析历史上优秀的油画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吸收外来的优秀元素,结合本民族特点进行发展。了解到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及魅力。

通过对油画产生的历史及油画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风格流派的演变,使学生初步了解油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建立起对油画的粗略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油画的发展

难点:如何使学生在较快的时间内,建立起对油画的一些初始认识,并形成印象。


4、教学建议

在理论讲述时,要结合各时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范画作品的历史背景,以便使学生能形成一个较清晰的思路方向。


第二章 油画鉴赏

1、基本内容

1)油画鉴赏   (2)技法与技巧分析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大师油画作品鉴赏,了解经典油画作品的情感表达与大师艺术风格的形成





 √


2.根据大师作品分析,逐步建立学生自我的审美构架。


 √

 √



3.结合中外经典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发现油画与其他画种的差异,提升对油画的一种理性认识。




 √

2、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对典型性大师作品的剖析,在讲述技法与技巧的时候,结合学生在以前接触的画种中的异同点,以达到使学生对油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为理性的高度并树立文化自信,以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大师专业的选择性分析。

难点:如何结合油画的技法与技巧对大师的作品作一个较全面和理性的剖析。

4、教学建议

在讲述完之后,可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作品,让学生对油画的各种技巧进行一个简单的尝试。

第三章 油画静物写生

1、基本内容

1)静物写生构图

2)静物写生色彩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静物写生的画面组织与结构:讲解静物组合在画面中结构关系。




 √

 √



2.构图练习:结合中外经典作品进行画面分析讲解。




 √

 √

  1. 油画静物的色彩练习:根据客观对象,做好色调练习和利用油画材料做好结构与空间的表现。



 √



  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对一些简单静物的排列组合,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油画时,尽快熟悉油画的基本材料工具及表现手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油画的工具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难点:色调的组织,形体的塑造及空间的表现。

4、教学建议

教师可布置,冷、暖、灰几种常见的色调静物组合,产生练习时,可安排些尺寸不大的小色稿作业,以强调色调在油画的重要性


第四章 人像写生

1、基本内容

1)人像写生构图

2)人像写生色彩

3)人像写生运用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人物写生的画面组织与结构:讲解人像在画面中构图关系。




 √

 √



2.人像写生的色彩运用:结合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人物画面分析、讲解。




 √

 √

  1. 油画人像在写生中的运用:(1)油画人像的基本表现手法及作画步骤。(2)人像形体结构的塑造及表现方式。



 √



2、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人像作为油画实践的常见内容,具有表现性强,情态丰富的特点,通过人像的写生,要使学生掌握好人物的基本结果规律,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1.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油画人像的基本表现手法及作画步骤。

难点:形体的塑造,表现及形、神兼备的表述与传达。

4、教学建议

教师安排模特时,可结合一定的环境、道具、模特的情态、动姿,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可推荐些相关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去临摹。

在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及一张作品的品味、格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以防止学生单纯陷入技法的局限。


六、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独立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撰写学习日志形成电子学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主要通过讲授针对《油画基础技法》中的油画概念、油画发展历史、风格流派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明确油画技法的概念,并且由概念知识学习转向实际操作步骤的学习。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美术学的知识体系,并自助规划后面课程所要临摹、创作的主要方向,进而可以不断更新油画知识和绘画观念,发现自身兴趣点,展开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合作训练,将解读观点或者达成的认识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并将形成的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展示。在材料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注意将个人操作与团队协同配合相结合,引导培养学生们的个体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主要针对课程后半部分每个学生自我创作的,给学生制定一个创作目标,学生通过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实现这个创作要求,将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形成个人的油画创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单独演示,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油画语言,进而更好的完成作品。单独和学生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日后的中学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并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教学研究、个人发展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规划和改进画面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出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解决教学问题。

4.讨论式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为中心。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分析和批判的思维习惯,培养逻辑性表达能力。


七、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油画的各种表现技巧、技法和熟悉油画工具性能,最终达到能熟练运用油画表现技巧进行油画创作的目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下一些基本能力的提升:对于形体与色彩的感受能力,包括观察力和领悟力。对于形体与色彩的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油画艺术语言的能力。对于视觉形象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对于视觉艺术形式的驾驭能力。

  1. 通过与一般绘画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油画这一独特的画种,了解油画的艺术特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

  2. 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和欣赏。

1.课堂互动

2.在线及课堂中对油画历史发展的理解讨论。

3.小组讨论


课程目标2. 在讲解如何将不同的油画作品时,授课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实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绘画作品的理解,结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呼吁广大学生要珍惜当下的生活,进一步调动和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强化思政课程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成效。

1.根据有特色的静物场景来写生。

2.根据人物模特写生来进行油画绘制。

1.课堂表现。

2.静物和人物的绘制。

课程目标3. 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树立民族自信。引导学生能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1.掌握油画常规的制作程序。熟悉该过程的相互转换。

2.学生对油画技法的掌握.

1.课堂作业。

2.油画作品的艺术技巧、艺术格调把控。

课程目标4.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会自始至终鼓励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这是作为艺术家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1. 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独立的认知。

  2. 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1.期中作业。

3.油画语言的纯化,审美修养的提升。



、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课堂表现(占6%

  2. 小组讨论(占6%

  3. 期中作业(占6%

4.小组作业(占6%

5.期末课堂测试(占6%

6.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表现

小组讨论

期中作业

小组作业

期末课堂测试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50

 30%

 100

 70%









课程目标2

50

 20%



 50

 20%

 50

 20%

 60

 20%

 20

 20%

课程目标3





 50

 20%

 50

 20%



 20

 60%

课程目标4









 40

 40%

 60

 60%


九、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油画绘制技法发展发展的脉络及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学生能熟练掌握油画发展的基本要素,能分析比较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关系的不同,能把握油画本体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能了解油画和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能掌握油画发展的基本要素,能分析比较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关系的不同,能把握油画本体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能了解油画和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能掌握油画发展的基本要素,能分析比较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关系的不同,能把握油画本体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基本能了解油画和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基本能掌握油画发展的基本要素,能分析比较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关系的不同,基本能把握油画本体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基本能了解油画和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不能掌握油画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太能分析比较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关系的不同,不太能把握油画本体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不能了解油画和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的紧密关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比较淡。

课程目标2. 能根据模特和场景来进行油画写生。

学生能熟练地进行静物和人物写生,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农业文化。能深入根据写生素材绘制出完整的油画作品。

学生能进行静物和人物写生,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农业文化。能根据写生素材绘制出完整的油画作品。

学生可以进行静物和人物写生,能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农业文化。能根据写生素材绘制出比较完整的油画作品。

学生基本可以进行静物和人物写生,基本能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农业文化。能根据写生素材绘制出相对完整的油画作品。

学生难以进行静物和人物写生,不能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农业文化。不太能根据写生素材绘制出相对完整的油画作品。

课程目标3. 能运用油画技法熟练地进行作品绘制。

学生完美掌握油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并可以独立进行作品绘制。作品有明确的油画语言,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搭配得当,形象完整,有明显的个人风貌,画面干净整洁。

学生能较好掌握油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并可以独立进行作品绘制。作品有明确的油画语言,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搭配得当,形象完整,有较好的个人风貌,画面干净整洁。

学生能掌握油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并可以独立进行作品绘制。作品有相对较好的油画语言,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搭配比较得当,形象完整,有较好的个人风貌,画面干净整洁。

学生基本能掌握油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基本可以独立进行作品绘制。作品有一定的油画语言,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搭配一般,形象相对完整,个人风貌不明显,画面相对干净整洁。

学生不能掌握油画技法的全部流程,基本难以独立进行作品绘制。作品的油画语言混乱,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搭配不和谐,形象不够完整,没有个人风貌,画面不整洁。

课程目标4.能通过对油画的学习建立对油画语言的基本认知体系。

学生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独立的认知。并且能很好的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学生能比较好的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独立的认知。并且能较好的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学生能有一些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独立的认知。并且能大概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学生可能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的认知。大概能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学生不能做到对油画的绘画过程有相对独立的认知。并且不能学会用油画的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形体的色调和空间,并适时的提交作者的审美修养。

十、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油画教学·第一工作室》   朝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油画基础技法》           汪诚一著            浙江美术出版社

《油画技法》               大卫.路易斯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印象派的绘画技法》       贝纳.顿斯坦著       天津人美出版社

《油画肖像技法》           陆露音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撰写人:欧阳强

审核人:杨礼浪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国画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07

适 用 专 业:美术学

撰  写   人:彭浪

课 程负责人:彭浪

审  核   人: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国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41430

课程名称:国画基础  Chinese painting

学    时:72学时             学    分:4学分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2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素描 ,色彩 ,中国美术史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随堂测试:占70%

2.见习成绩:占20%;主要考核在线网络学习

3.平时成绩:占10%,主要考核内容:平时课堂纪律平时作业等。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美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在讲解如何将不同的油画作品时,授课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实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国画作品的理解,结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呼吁广大学生要珍惜当下的生活,进一步调动和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培养从教意愿

课程目标2、中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历史深远、体裁广泛、流派众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工笔画的临摹为主,以有关的中国画理论讲授为辅,目的在于通过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而深入地实践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深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求得对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方法的基本认识,要求学生能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巧,能熟练运用笔墨表现的方法,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课程目标3、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树立民族自信。引导学生能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掌握一定的反思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1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1 学科专业基础: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艺术原理,具备美术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了解美术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和前沿,具备拓展专业视野的能力。

课程目标2

7.学会反思

7.2 反思知识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美术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3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国画基础

M


H




M



  1. 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 中国画的传统与发展


14

2

第二章 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4

3

第三章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52


随堂考试



  1.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各种方法活跃教学内容如:录相示范、欣赏画册、讲授技法等让学生对版画有所了解,通过赏析古代经典国作品让学生对画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以及制作原理,相关技法,通过课堂实践进一步加深印象,并通过临摩经典国画作品中的表现技巧。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务必使学生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1.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中国画的传统与发展

1 基本内容

对中国画的发展概况有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中国画是一种民族绘画,它是在“民族形式”这个深厚肥沃的土壤培养下,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和丰富发展起来的。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和视频形式讲述演绎中国画的发展,通过赏析历史上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到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及魅力,传播与发扬传统绘画积极向上精神内涵。

3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对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影响。

4教学建议

加强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第二章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1 基本内容

了解中国画绘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能及使用方法。

2 教学基本要求

对中国画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介绍要全面,必须结合具体门类,对他们所具有的功能分别加以介绍。

3 教学重点难点

毛笔笔峰,笔肚,笔根的具体运用。书,生宣纸的识别。

4 教学建议

加强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第三章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1 基本内容

通过白描,工笔和写意花鸟人物及山水画的临摹,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2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布局,及其基本技法和作画步骤。

3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中国画特有的构图形式和款识的基本常识。

4教学建议

必须对以下几点进行重点讲解:

  1. 用笔

A  起笔,运笔,收笔

B  勾法,皴法,点法及染法

  1. 用墨及用色

A  墨与笔和水的关系

B  草色和石色的特点及运用

  1. 布局

A  构图与布局的重要性

B  民族形式的布局特点

C  中国画的布局要求

D  落款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中国画的传统与发展



 √

 √



2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

 √



3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

 √




六、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独立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撰写学习日志形成电子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主要针对《国画基础》中的基本概念、中国画发展历史、题材分类、表现技法这部分内容。通过讲授,学生可以明确中国画技法的概念,并且由概念知识学习转向实际操作的学习步骤的学习。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美术学的知识体系,并自助规划后面课程所要临摹、创作的主要方向,进而可以不断更行理论知识和绘画观念,发现自身兴趣点,展开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合作训练,将解读观点或者达成的认识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并将形成的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展示。在材料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注意将个人操作与团队协同配合相结合,引导培养学生们的个体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协作能力。

3.讨论式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为中心。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分析和批判的思维习惯,培养逻辑性表达能力。


七、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及发展历史

1.通过对中国画基本知识以及中国画的发展历史讲授,对传统中国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坚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2.学生对古代传统经典中国画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和欣赏

1.考勤

2在线及课堂中对历史发展的理解讨论。

课程目标2. 对中国画不同体裁和题材表现技法有清晰的了解

  1. 通过对不同体裁和表现技法的传统经典国画作品进行赏析,对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有相对清晰的了解与认知。

  2. 通过练习,对中国画工笔与写意的表现技法也有正确的认识与掌握。

1.

2.理论知识掌握

3.技法认知

课程目标3. 能运用中国画基本表现技法进行经典传统国画临摹

  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习性。

  2. 掌握中国画基本表现技法。

1.出勤

2.实践操作

3传统经典国画作品的格调认知

八、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课堂表现(占6%

  2. 线条练习(占6%

  3. 笔墨练习(占6%

  4. 课堂作业(占6%

  5. 期中作业(占6%

  6. 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表现

线条练习

笔墨练习

课堂作业

期中作业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100

20%







30

20%

10

60%

课程目标2



60

20%

50

20%

50

20%

40

20%

50

20%

课程目标3



40

20%

50

20%

50

20%

30

20%

40

20%


九、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中国画的传统与发展

对中国画基本知识及发展历史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深刻认识到传统绘画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从传统绘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优势,并坚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对中国画基本知识及发展历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认识到传统绘画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从传统绘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优势,并坚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对中国画基本知识及发展历史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够基本认识到传统绘画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基本能够从传统绘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优势,并坚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对中国画基本知识及发展历史的认识一般,对传统绘画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一般。

对中国画基本知识及发展历史认识模糊,不能认识到传统绘画在中国画教学体系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2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对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全面的认识,对材料的习性与特征也有全面的掌握。从不同体裁国画作品中,能够非常正确的判断出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用。

对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相当的认识,对材料的习性与特征也有较好的掌握。从不同体裁国画作品中,能够正确判断出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用。

对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基本的认识,对材料的习性与特征也有基本的掌握。从不同体裁国画作品中,能够基本判断出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用。

对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材料的习性与特征的认识一般,对。从不同体裁国画作品中,基本上能够判断出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用。

对中国画的绘画工具的认识模糊,对材料的习性与特征的掌握不熟悉。从不同体裁国画作品中,不能判断出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用。

课程目标3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能熟练掌握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面造型准确,构图完整,刻画深入,色彩协调,画面优美。国画传统表现语言充分,格调把握准确,作品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能较好掌握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面造型准确,构图比较完整,刻画深入,色彩协调,画面协调。国画传统表现语言比较充分,格调把握基本准确,作品有一定的感染力。

能基本掌握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面造型基本准确,构图相对完整,刻画一般,画面较完整。能基本把握国画传统表现语言与格调,作品的感染力一般。

对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掌握能力一般,画面造型基本准确,构图相对完整,刻画较少。对中国画传统表现语言与格调的把握能力一般,作品的感染力一般。

不能掌握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面造型、构图、色彩、刻画能力较差。不能掌握国画传统表现语言充,格调把握不准确,无法传达作品感染力。


十、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张建华陈文国等编著《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中国画》,辽宁美术出版社。

2曾锐、周振坤、潘洁卿主编,《国画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年。


2.其他学习资源

1网络平台:https://mooc1-api.chaoxing.com/teachingClassPhoneManage/phone/toParticipateCls?inviteCode=24604886

撰写人:彭浪

审核人:刘洋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91






《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18       

适 用 专 业:美 术 学        

撰  写   人:金 兴      

课 程负责人:曹金玲        

审  核   人: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18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与批评(Art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学时40学分2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6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

考核要求卷面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美术鉴赏与批评》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美术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教育美术学专业一门专业理论课,是教研室设定的八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为培养合格美术学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这门课也是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理工科专业的通识选修课程之一。

《美术鉴赏与批评》开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掌握美术理论常识与美术专业的知识,熟练运用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美术鉴赏活动。课程以“培养中学美术教师全方位素养”为宗旨,着力从教学、学习、拓展三个视点出发,力图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评价论五个维度上,系统讨论 ——如何让学习者会欣赏美术、能鉴赏美术、会美术批评这三方面能力。使学生将感性的审美体验与理性的批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并由此形成艺术欣赏思想,美术学相关专业的反思能力,树立教书育人的情怀,以及形成独立教授“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的教学能力。所以,理解美术、理解教学、理解专业学习是贯穿课程的主线。通过课程使学生达到夯实中外美术史知识,掌握较高美术作品、艺术活动的鉴赏能力,拥有基本的艺术批评的能力,明晰常见艺术活动的基本流程,并且可以通过艺术鉴赏和批评能力独自开展高中阶段美术教学活动。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学术教育、培养中学生美术教师全方位素养为宗旨,着力从教学、学习、拓展三个视点出发,力图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评价论五个维度上,系统讨论学生如何学会欣赏美术、鉴赏美术、美术批评,并由此形成人生欣赏思想以及形成独立教授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的教学能力。所以,理解美术、理解专业教学、理解专业学习、培养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课程的主线。专业性、基础性、学术性、教育性、操作型、培养能力是课程的特点。

三、课程目标

目标1.统地掌握美术鉴赏的基础理论,建立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视角。能从美学、社会、文化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比较、了解不同美术批评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和在当代批评实践中的对话与交融,提高多维度、多层面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对当代艺术新现象的判断能力。学生通过《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习,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方法,拥有独自进行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基本能力。通过对美术史学史中的学派传承的了解与分析,学生形成坚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

目标2.熟悉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著名作品进行历史的、形式的、背景的、造型特点等的具体赏析,探究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创作精神。学习近现代以来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思想成果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方面所建构的新理论、新方法,培养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中的方法论意识。并且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美术批评与鉴赏》的课程,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活动的组织能力,可以轻松处理高中阶段学生的美术展览、交流活动,有能力开展更多形式的学生作业评价,拥有更加丰富的美术学素养。

目标3.能对东西方各主要的美术门类进行鉴赏与批评,了解中西方各门类美术各自的特点和不同,提高艺术修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标4. 具有独立进行美术作品鉴赏与批评的短文写作、演讲的实践能力。并将这些美术鉴赏和方法运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懂得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策划校园美术活动和参与社会美术活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学科素养

3.3 学科综合运用:能够概述美术学与文学、美学、教育学等之间的关系,具备跨学科意识,具有初步将美术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1

6.综合育人

6.2 立足学科育人:了解美术课程育人的价值,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能够初步将学生品格塑造与美术课程学习相结合,并设计综合育人目标。

课程目标2

7.学会反思

7.2 反思知识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美术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3

8.沟通合作

8.2 沟能合作体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摩互助、合作研究等活动,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并能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课程目标4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美术鉴赏与批评



L



H

H

M

、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类型

开出要求

学时

1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理解美术的共性和个性。

综合性

必修

8

2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美术。

综合性

必修

8

3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从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活动、美术;历史的角度理解美术作品。

综合性

必修

8

4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应用,美术鉴赏教学论,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综合性

必修

6

5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应用,美术批评教学论,掌握美术批评的方法。

综合性

原创性

必修

6

6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应用,美术接收者感受力的变迁与挑战

综合性

创新性

必修

4

学时总计

40


五、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理论讲授过于空泛: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赏析与讲解为主,理论与实际作品与艺术类型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及判断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秩序逻辑思路清晰:理论教学应具备逻辑条理性,注重知识框架和体系的建构,致使学生建构起基本的学科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他们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锻炼。

(三)教学体系体现师范专业特性:美术教育在大学阶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高中美术教师,不仅要把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智慧,而且要形成规范意识,成为个体活动的潜意识规则,便可成为高中学生效仿的典范。在课堂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知识点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重要的知识点安排试讲实践课程。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理解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章有两个小节,第一节理解美术的共性,第二节理解美术的个性。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的学科基本性质和教学目的,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开设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重要意义和教学方法。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史学习了美术概论、美术史之后进行的课程。基于学生对大学前三个年纪的美术学科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展开课程。协和医西汉逛街的理解美术胡要是对美术文化有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了解。

第一节 理解美术的共性

  1. 美术文化知识点,从美术的语言系统、美术组织原理系统、美术意义系统三个维度重新认识美术、认识美术的作用。

  2. 美术学科结构,了解美术子学科门类生态、学科门类生态、美术从业主体生态三个部分。

  3. 认识视觉文化,了解当下最主流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视觉文化研究。从视觉感知图像符号央视的知识与价值系统及其行为模式的角度了对艺术有更新的认知。

第二节 理解美术的个性

  1. 一个艺术作品的生成过程,从作者、媒介、样式、意义、境界五个因素讨论。

  2. 理解族群美术文化

  3. 理解族群美术文化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1·理解美术的共性

美术文化知识点,从美术的-语言系统、美术组织原理系统、美术意义系统三个维度重新认识美术、认识美术的作用。认识视觉文化。


 √

 √


理解美术的个性

一个艺术作品的生成过程,从作者、媒介、样式、意义、境界五个因素讨论。理解族群美术文化

-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视觉文化专业研究对美术史的作用与意义,了解视觉文化视角下,美术鉴赏与批评变成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研究,还涉及到艺术作品生成与艺术品背后的双重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明晰传统语境中,大众视角对美术的看法,掌握艺术作品的普世价值的意义。了解小众视角下对美术的看法,明晰艺术作品对特定族群、特定群体的价值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基本了解视觉文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可以从宏观的文化角度认识美术作品,掌握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的方法,可以从大众视角和特定的小众群体的角度对一个作品进行作品分析。

思想教育目标:从美术史学科发展与传承的角度,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 :视觉文化视角下美术作品具有更强的符号意义,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可以生成不同的意义。所以,了解一个艺术作品,首先要对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族群做出预设。并且能结合高中生的心里状态、审美能力展开相对应的课程教学。

教学建议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二章:对美术意义的不同理解

1.基本内容

本张分成两个小节,第一节是鉴赏视角的美术意义理解,第二节是批评视角美术意义理解,这里的美术意义分成美术存在事实的价值、美术创作者的价值、美术创作活动的价值、具体美术作品的价值、美术教育活动的价值等多个视角。

  1. 鉴赏视角的美术意义理解

  1. 美术欣赏认识论

理解欣赏是一种专注性感觉领会、是意识反应的产物。欣赏的对象主要是样式符号范畴和内涵主题范畴。学生想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的活动,同样需要学习美术学相关知识,建立美术作品的普世价值观念,否则也没有能力开展专业正确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的活动。

  1. 美术鉴赏认识论

理解美术鉴赏活动基本流程,先鉴定美术作品的真伪,然后鉴赏美术作品艺术风格的高低,从心里学、社会学、符号学、诠释学等多个角度对艺术作品做出阐释。

  1. 批评视角的美术意义理解

  1. 美术批评的视野

讲解美术批评的定义,了解美术批评是观众对美术存在是非的揭示判断。讲解美术史之父罗杰弗赖的主要理论和贡献。讲解美术批评的主要流程和常见的形式、以及主流的标准。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鉴赏视角的美术意义理解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的,理解美术鉴赏和欣赏的区别,培养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的基本能力。




 √


  1. 美术鉴赏的认识论,理解美术鉴赏活动基本流程,先鉴定美术作品的真伪,然后鉴赏美术作品艺术风格的高低,从心里学、社会学、符号学、诠释学等多个角度对艺术作品做出阐释。

  2. 批评视角的美术意义理解

  3. 美术批评的视野

  4. 讲解美术批评的定义,了解美术批评是观众对美术存在是非的揭示判断。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1. 知识目标:掌握从美术语言的角度、美术史的角度、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从艺术家及艺术成就的角度去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多角度性。 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纵横交错比较的方法,还有如格与形式主义理论方法、图像学理论方法、符号学、精神分析理论方法、女性主义理论方法。

  2. 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自行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多种方法进行美术鉴赏,提高审美感,对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可以自主的进行形式分析、图像学分析,讲解美术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的影响。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能够在教参的配合下,独立轻松的展开对高中美术教材中作品的鉴赏与批评,并能将作品的意义以高中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达。

  3. 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鉴赏与批评在立徳树人教育及美育重要作用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并培养基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是美术鉴赏的角度与视野,难点在于多角度与视野下,选择恰当的立足点和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1. 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三章:面对不同美术主体的理解

1.基本内容

本章分成四个小节,第一节对美术家的理解,第二节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第三节对美术活动的理解,第四节对美术历史的理解。本章节主要讨论艺术家眼中的艺术的定义,美术作品自身维度,美术活动,美术历史多个角度,讨论艺术作品。

第一节 对美术家的理解

艺术家是独立的社会角色,了解艺术家主要从外在的美术才气、综合修养、创造力度、生活经历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艺术家的内在因素主要从心里、家族、传统、健康几个方面进行。关乎艺术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文献研究。

第二节 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理解美术作品需要理解美术作品的差异,这份差异主要来自形式主义分析和文化异。本章节还介绍不同艺术门类的鉴赏的方法,从民间美术角度、架上绘画角度、雕塑角度、摄影作品的角度、书法艺术作品的角度、架下美术作品的角度、新媒体美术作品的较多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

  1. 对美术活动的理解

美术活动主要是指美术界为达到某种目的采用的专门的活动,,对这些活动的观察主要可以从历史取向和学术取向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进而对这些学术活动的学术意义和学术贡献进行阐述。

  1. 美术历史的理解

本章节主要从两个角度讨论美术史的发展变化,第一个是美术史的自身范畴,第二个是美术史的反思范畴,讨论美术史基本定义,理解美术史。认识美术的方法论,将美术放入文化史、社会史。并通过性别、族群、学科研究变迁、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1对美术家的理解




 √

 √


2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

 √

3、对美术多动的理解



 √


4、对美术历史的理解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美术史这四核角度对美术作品的定义。可以从多视角分析艺术家的艺术生平,从多角度分析美术史的发展,了解美术史学史。

能力培养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可以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评论霍东阁、美术史的变迁这四个主要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分析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 :美术史角度对艺术作品解释比较困难,美术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在历史上出现许多重要的艺术理论家与艺术史学派,并且,东西方对于艺术的讨论也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了太多的艺术阐述的角度。学生学习这些理论就有着较大的难度,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了解,再进行综合运用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教学建议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欣赏法、情境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四章:美术鉴赏教学论

1.基本内容

教学是教师通过转换信息授予他人明白事务的行为。这个章节从理解、转换、明白、成长、能力、境界、格局切入理解和把握教学的要义这些维度入手,培养学生高中阶段美术教学的能力。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师以主动性最优效组织转换美术专业信息,促进学生养成学习成长塑造的行为。美术鉴赏教学,就是美术教师精心组织值得学习的美术鉴赏内容,并通过有效传播帮助学生形成鉴赏美术作品能力的专业素质培训活动。

第一节选择美术鉴赏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通过“帮助转换四化法”进行美术鉴赏,进而帮助学生再教学过程中,让受众学生形成理解视觉认知能力。教学内容选择原则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区分学科教育内容系统层级秩序,实效丰富圆融润泽。

  1. 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首先确立三个目标,即基础核心目标、核心以外的相关目标,以及更高级的目标。

第二部分是美术鉴赏鉴赏教学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有效的判断作品高低的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1选择美术鉴赏教学内容



 √


 √


2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了解美术奸商教学实施的路径,并了解如何调动路径上各个环节进行教学。

通过形式主义的视角,明晰判断好作品的能力

能力培养目标: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鉴赏教学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是将美术鉴赏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为教学方法,通过高中生的心里接受能力。

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对比法、谈话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五章:美术批评教学论

1.基本内容

美术批评教学论主要研究两件事,第一点,如何让美术批评的教学过程既有效又快乐,且具有艺术性;第二点,如何让学生再课程中形成美术批评的能力和撰写批评文章的能力。

  1. 美术批评教学策略

首先也是确定美术批评的教学理念,然后选择美术批评的教学内容,通过文献的阅读、材料的收集、案例的研究,进而展开批评活动。

  1. 美术批评教学方法

通过三用原则精心设计美术批评的教学内容,选择具体的美术批评教学设计的模式,通过讲、观、练形成三位议题的实践方式,最终形成美术批评的全过程。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1美术批评教学策略





 √

 √

2美术批评教学方法



 √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批评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批评的基本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美术批评的能力,培养美术批评教学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掌握多元的美术批评的方法与角度。

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对比法、谈话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六章:美术接受者感受力的变迁与挑战

1.基本内容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美术的视野在不断的更新与扩大,在实际的美术职业生涯中,我们要关注美术与人的互动关系,美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关注美术与视觉文化的关系,以及美术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语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转换的视觉世界

生活的转变在改变视觉经验,进而改变对艺术的定义。

  1. 应对视觉变迁

在面对美术变迁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经验方法进行应对,进而以正确的视角观看美术教育活动。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1变换的视觉世界





 √


2应对视觉变迁



 √


 √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视觉文化的基本素养处理不断新生的艺术现象。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正确面对艺术变迁的视角。

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中外雕塑的种类和著名的作品,难点是能欣赏其中的造型语言及空间表达,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及审美意蕴。

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对比法、谈话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第一章 理解美术


 √



第二章 对美术意义的不同理解



 √


第三章 面对不同美术主体的理解



 √


第四章 美术鉴赏教学论

 √



 √

第五章 美术批评教学论




 √

第六章 美术接收者感受力的变迁与挑战




 √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

鼓励学生针对课程教学相关的主题开展相关讨论,进行教学研究和展开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逻辑性的表达能力,根据相关研究项目或思潮,形成研究报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利益网络、图书馆资源自主查阅相关学习资源,进行课程学习规划,撰写学习日志,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八、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要求3学科素养】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鉴赏与批评的角度选择与方法运用,运用以上基础知识进行各门类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

1. 课堂表现

2. 课堂读书笔记分享

课程目标2【支持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进行美术鉴赏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短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校园美术活动能力和社会美术活动能力。

1. 课堂表现

2. 课堂读书笔记分享

3. 期中作业

4.美术鉴赏与批评视屏制作

5.课堂汇报

课程目标3【支持毕业要求1教育情怀】

能对不同的时期、不同文化种类的作品有较熟悉的了解,能对各门类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体现较高的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

1. 期中作业

2. 美术鉴赏与批评视屏制作

课程目标4【支持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6综合育人】

相应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的文论的撰写与演讲,策划相应的校园美术活动和社会美术活动。

  1. 课堂汇报

  2. 期末测试


、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过程性考核

1、课堂表现(占6%

2、课堂读书笔记分享(占6%

3期中作业(短文撰写与演讲)(占6%

4、美术批评与鉴赏视频(占6%

5课堂汇报6%

6、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表现

读书笔记

期中作业

美术鉴赏视频

期末考试

期末测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50

30%

100

70%









课程目标2

50

20%



50

20%

50

20%

60

20%

20

20%

课程目标3





50

20%

50

20%



20

60%

课程目标4









40

40%

60

60%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1.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课程分目标下各评定方式的“学生平均成绩/分值*权重”之和。

2.整体课程目标达成度: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能够全面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准确把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

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较准确把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

能基本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基本把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

能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把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

不能掌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础知识,不能把握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

课程目标2

能熟练地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很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评价,具有很强的校园美术活动能力和社会美术活动能力。

能较熟练地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评价,具有较强的校园美术活动能力和社会美术活动能力。

能大致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具有相应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评价,具有相当的校园美术活动能力和社会美术活动能力。

能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的教学,具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评价,具有校园美术活动能力和社会美术活动能力。但还存在某些不足。

不能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具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评价,不能开展校园美术活动和社会美术活动。

课程目标3

能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门类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熟练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体现很高的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

能比较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门类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比较熟练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体现较高的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

能基本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门类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基本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体现基本的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

能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门类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具有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但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和不足

不能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门类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批评,不能把握其中的审美品格与特征,不能体现审美修养和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和情怀。

课程目标4

全面透彻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科价值、体悟其中深含的丰富的美育及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关,熟练掌握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熟练结合学科教育展开育人活动。

较全面透彻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科价值、体悟其中深含的丰富的美育及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关,较熟练掌握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较熟练结合学科教育展开育人活动。

基本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科价值、体悟其中深含的丰富的美育及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关,基本掌握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结合学科教育展开育人活动。

能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科价值、体悟其中丰富的美育及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关,掌握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结合学科教育展开育人活动。但其中还存在某些不足。

不能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学科价值、体悟其中美育及人文情感和审美价值关,不能掌握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不能结合学科教育展开育人活动。



、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杨晓飞,《美术鉴赏》,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

2)张道一,《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4)郑勤砚,《中国美术教育史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其他学习资源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2)孙乃树 《美术鉴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陈平,《西方美术史史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撰写人:金兴

审核人:刘洋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中学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32

适 用 专 业:      美术学        

撰  写   人:       曹金玲          

课 程负责人:曹金玲    

审  核   人:       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中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32

课程名称中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Theory of Fine Ar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cluding microteaching)

学时72(含课外学时)学分3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教育学》《心理学》

考核要求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是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一门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美术学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方法论等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中学美术教学,探索中学美术教学的规律,促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素质的一门系统的学科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掌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美术教育的基本要素,客观认识美术课程与教学本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美术课程观与教学观与课程框架,并且实现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教学原则、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等知识内容的全面掌握,牢固地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育教学重量,为教师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它的开设,培养具有教育与人文情怀,能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的美术教师,培养具备美术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二、课程目


1. 理解美术课程与教学对促进中小学生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懂得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理解教师职业意义,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热爱中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具备为人师表的教育情怀。

2.全面认识美术教育学学科体系与课程框架,系统掌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将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与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相联系。知晓美术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联系与跨学科的融合发展趋势,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与最新发展动态。

3.了解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基本原则、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律,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对美术的审美认知特点,运用美术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初步具备美术教学实践能力。

4. 能够根据美术课程与教育学科理论和改革的新理念,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学会以目标为导向的美术教学评价方法,具备自主反思意识和能力。

5.能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理论,体悟美术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其审美教育的重作用和对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能力

2.教育情怀

2.1 坚守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热爱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 1

3.学科素养

3.1 学科专业基础: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艺术原理,具备美术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了解美术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和前沿,具备拓展专业视野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4.教学能力

4.2 专业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理论讲述与美术实践示范、学业评价,具备扎实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和较好的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 3

6.综合育人

6.2 立足学科育人:了解美术课程育人的价值,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能够初步将学生品格塑造与美术课程学习相结合,并设计综合育人目标。

课程目标 4

7.学会反思

7.2 反思知识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美术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 5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名称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中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论(含微格教

学)》



M


H


H



M


M




  1. 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学时

1

绪论

2

2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2

3

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2

4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

2

5

中学美术教材

2

6

初中美术教学

2

7

高中美术教学

2

8

中学美术教学过程

2

9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2

10

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2

11

中学美术教学形式

2

12

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2

13

中学美术教师的素质

2

14

美术教学技能与微格教学实践

46


  1.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避免理论讲授的空洞与泛化

理论讲授是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次构架出学科课程的知知识体系与内容,但理论讲授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理论授课中采用类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和形式,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成效。

  1. 教学秩序具备逻辑条理性

理论教学应具备逻辑条理性,注重知识框架和体系的建构,致使学生建构起基本的学科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训练。


  1.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1. 教学内容

绪论

1.基本内容

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的学科基本性质和教学目的,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开设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的重要意义和教学方法。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准确理解美术教育学和教学论定义和内涵,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的关系,明确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开设此门课的意义和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正确认识学习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的意义,明确学习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的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懂得美术教育在立徳树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强化从事美术教事业的教育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是明确美术教育学与教学论和美术教学的学科性质与教学目的;难点是当代美术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的掌握与研究的科学方法的掌握。

  1. 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广泛搜集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1.基本内容

确立中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美术教学目标的基本构成,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正确确定和努力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准确理解美术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基本构成,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目标:理解美术教学目标,懂得进行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

思想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美术教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美术教育目标的基本构成中的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难点是将美术教育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三维目标”

  1. 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二章: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1.基本内容

对中学美术教学原则的基本认识,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理解美术教学原则与一般教学原则,熟知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对美术教学原则具有基本认识,学习贯彻美术教学原则于教学实践活动。

思想教育目标:重视美术教育原则,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和把握正确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熟知理解美术教学原则,并理解其特点与作用。难点是  一般美术教学原则的贯穿与落实。

4.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三章:中学美术课程标准

1.基本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的制钉,美术课程标准的内容,美术课程标准的执行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的要求与内容,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能用现行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

思想教育目标:了解美术课程的沿革,了解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历史变革尤其是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沿革,确立正确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教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美术课程标准,难点是美术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中的执行。

4.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四章:中学美术教材

1.基本内容

美术教材的作用和特点,美术教科书的结构和类型,美术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美术教科书的现状及改革,其他美术教材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和类型,明了美术教科书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懂得教科书的编制的基本要求并尝试用好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美术教科书的了解,明确美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智育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3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美术教科书的结构和编制要求,难点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

4.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五章:初中美术教育

1.基本内容

 “造型与表现”的教学,“设计与应用”教学,“欣赏与评述”教学,“综合与探索”教学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初中美术教育不同美术门类的教学,熟知在各类美术课程目标和各自教学活动,熟知相应的教学策略,把握各自的教学规律。

能力培养目标:熟知初中美术教学的各个类型的专业特征,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

思想教育目标:从美术专业教学出发,在开展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探索美育的方法与途径,树立美术教育、智育相结合的美术教育观和美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见的几个领域及各自的专业特征,难点是熟知这几个美术领域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美术课程目标并将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

4.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六章:高中美术教学

1.基本内容

美术鉴赏教学,绘画与雕塑教学,设计与工艺教学,书法与篆刻教学,现代媒体艺术教学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高中美术教育不同美术门类的教学,熟知各类美术的课程目标和各自教学活动,理解相应的教学策略,把握各自的教学规律。

能力培养目标:熟知高中美术教育的各个类型的专业特征,能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

思想教育目标:从美术专业教学出发,在开展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探索美育的方法与途径,树立美术教育、智育相融合的美术教育观和美育观。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见的几个领域及各自的专业特征,难点是熟知这几个美术领域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美术课程目标并将其在教学活动中实现。

4.教学建议

讲授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运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消化吸收,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泛与难于理解。




第七章:中学美术教学过程

1.基本内容

美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熟知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五要素和六对基本关系,能把握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认知与实践发展、教学和教育、教学和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在熟知教学规律基础上,能顺利开展课程教学活动。

思想教育目标:在了解美术教学过程的学习中,理解美术教学规律对推进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和从业理想。

3重点难点:重点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五要素和六对关系以及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八章:美术教学方法

1.基本内容

对美术教学方法的基本认识,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及其优化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熟知美术教学中的常用的方法,并掌握如何优化。

能力培养目标:能将美术教学方法运用与常规的教学活动,并且能掌握多种方法

相结合。

思想教育目标:明确组合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对

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正确的美术教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美术教学方法的分类与具体方法,难点是美术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恰当运用。

4.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对比法、案例法、分析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比选用合适的方法,加深其理解。

第九章: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基本内容

美术课程资源概述,美术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优化运用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课程资源及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课程资源,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化并运用于美术教学。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使学生建构形成广泛的文化观和多元文化观,树立大美术的课程观和教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什么是美术课程资源,难点是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4.教学建议

使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对多种文化资源和乡土美术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课程资源开发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十章:中学美术教学形式

1.基本内容

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形式,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活动教学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形式

能力培养目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进行课堂美术教学活动和开展美术活动教学。

思想教育目标:重视联系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人文修养,不断发展自身审美个性的美术教育观,培养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3重点难点:重点是把握课堂美术教学的结构,难点是将课堂美术教学和美术活动教学结合,形成互补的美术教学形式。

4.教学建议

使用讲授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际,引入案例进行分析教学。

第十一章: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1.基本内容

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和范围,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目的和范围、基本要求和标准,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能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教学评价。

思想教育目标:掌握教学评价的科学方法,确立恰当的教育观。

3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难点是掌握美术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教学评价。

4.教学建议

使用讲授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际,引入案例进行分析教学。


第十二章:中学美术教师的素质

1.基本内容

美术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美术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美术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美术学科素养,美术教师应具有过硬的教学能力,成为研究型的美术教师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美术学科素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过硬的美术教学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术教学研究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树立从事美术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感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3重点难点:重点是明确成为美术教师的必备的职业修养、文化知识、学科素养、教学能力,难点是成为优秀的美术教师应进行的 “内功”修炼。

4.教学建议

使用讲授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际,引入案例进行分析教学。


第十三章:微格教学实践

1.基本内容

美术教学讲解与技能练习;美术说课评课技能;美术课模拟教学。

2.学习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深化理解美术教学技能,明白美术教学技能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某些项教学技能的体验与练习,通过教学实践(微格教学)发展教学技能。

思想教育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培育奉献精神。

3重点难点:重点是对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反复理解,难点是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认识与改正。

4教学建议

使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待学生实践完毕,组织师生进行点评;并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相互评价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

1绪论

 √

 √


 √

 √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

 √

 √

 √

 √

 √


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则

 √

 √

 √

 √

 √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

 √

 √



 √


中学美术教材

 √

 √

 √

 √

 √


初中美术教学

 √

 √

 √

 √

 √


高中美术教学

 √

 √

 √

 √

 √


中学美术教学过程


 √

 √

 √



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

 √

 √



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

 √


 √


中学美术教学形式

 √

 √

 √

 √

 √


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

 √

 √

 √

 √


中学美术教师素质

 √

 √

 √

 √

 √


美术教学微格教学实践

 √

 √

 √

 √

 √



六、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使用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利用智慧教室,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

鼓励学生针对课程教学相关的主题开展相关讨论,进行教学研究和展开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见解,可根据相关研究项目或思潮,形成研究报告,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利益网络、图书馆资源自主查阅相关学习资源,进行课程学习规划,撰写学习日志,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七、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支持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绪论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则,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材,初中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方法,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美术教学形式,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微格教学实践

1.课堂纪律

2. 课堂表现

3. 期末理论考试


课程目标2【支持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则,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材,初中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方法,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美术教学形式,中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微格教学实践

1.课堂纪律

2. 课堂表现

3. 期末理论考试

...

课程目标3【支持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则,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材,初中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方法,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美术教学形式,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微格教学实践

1.课堂纪律

2. 课堂表现

3. 期末理论考试

4. 微格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5【支持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则,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材,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美术教学形式,中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微格教学实践

1. 课堂纪律

2. 课堂表现

3. 期末理论考试

4. 微格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4【支持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中学美术教学原则,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学美术教学评价,

1.课堂纪律

2. 课堂表现

3. 期末理论考试

4. 微格教学实践.


八、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课堂纪律(占5%

  2. 课堂表现(占5%

  3. 平时作业(占5%

  4. 微格教学实践试讲(5%

  5. 微格教学实践:微课视频(占10%

  6. 期末理论闭卷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纪律

课堂表现

平时作业

微格教学实践

试讲)

微格教学实践

(微课作品)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4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课程目标2

40

10%

20

10%

30

20%

20

20%

20

20%

30

20%

课程目标3



20

5%

10

5%

30

30%

20

30%

20

30%

课程目标4

20

5%

20

5%

20

10%

20

20%

20

20%

30

40%

课程目标5



20

10%

20

10%

10

30%

20

20%

20

30%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1.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课程分目标下各评定方式的“学生平均成绩/分值*权重”之和。

2.整体课程目标达成度: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九、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能够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准确领会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理解教师职业意义。

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较好地理解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较好地理解教师职业意义。

能够基本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本理解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基本理解教师职业意义。

在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上存在不足;不够准确和全面地领会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不能准确和全面地理解教师职业意义。

不能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能领会美术课程与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价值;不理解教师职业意义。

课程目标2

全面系统掌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对美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施、评价、资源利用的概念、结构、类型、原则和特点能够准确把握,并能够准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问题相联系。

较为全面掌握美术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对美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施、评价、资源利用的概念、结构、类型、原则和特点能够较为准确理解,并能够基本地准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问题相联系。


了解并大致掌握美术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对美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施、评价、资源利用的概念、结构、类型、原则和特点能够基本理解,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问题的联系上有一定体现。

不够了解美术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对美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施、评价、资源利用的概念、结构、类型、原则和特点不能够较为准确理解,不能够地准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问题相联系。

不熟悉美术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对美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施、评价、资源利用的概念、结构、类型、原则和特点不理解,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问题相联系。

课程目标3

准确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能够针对中学美术教学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法;能够准确把握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解技能、课堂演示技能、练习指导技能、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学技能的应用要求。

较为准确地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能够针对中小教学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较为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法;基本把握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解技能、课堂演示技能、练习指导技能、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学技能的应用要求。

基本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能够针对中小教学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较为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法;基本把握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解技能、课堂演示技能、练习指导技能、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学技能的应用要求

不够了解美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能够针对中小教学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较为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法;基本把握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解技能、课堂演示技能、练习指导技能、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学技能的应用要求


了解美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能够针对中小教学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较为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内容和评价方法;基本把握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解技能、课堂演示技能、练习指导技能、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能等教学技能的应用要求

课程目标4

学生能够根据课程与教学现象,准确发现存在不足的教学环节,并能根据问题展开系统的分析、能依据课程知识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能够根据课程与教学现象,准确发现存在不足的教学环节,并能根据问题展开系统的分析、能依据课程所学知识提出比较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基本能够根据课程与教学现象,发现存在不足的教学环节,并能根据问题展开系统的分析、并能依据课程所学知识提出比较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根据课程与教学现象,学生不能够准确发现存在不足的教学环节,能够根据问题展开一定的分析,但理解较为片面,全面性缺少系统性、严谨性,缺少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基本不能根据课程与教学现象,发现课程和教学环节存在不足,缺乏对问题的有效和系统的分析,没有表现出自我反思的自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


十、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谢雱主编,《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

2)尹少淳 《美术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钱初熹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月第3

2.其他学习资源

1)潘耀昌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杨建滨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赫伯里德著  尹少淳译编  《通过艺术的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4)科汉 盖纳著   尹少淳译编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湖南美术出版社

5) 尹少淳 著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6)鲁道夫 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 湖南美术出版社

7)罗恩菲德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湖南美术出版社

8)钱初熹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月第3




撰写人:曹金玲

审核人:刘洋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月  1


《书法与篆刻》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09

适 用 专 业:美术学

撰  写   人:  彭浪

课 程负责人:刘洋

审  核   人: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书法与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09  

课程名称: 书法与篆刻Calligraphy and Seal Cutting

课程属性:必修                      实验属性:独立设课

开课学期:学期                  学    时:36

适用专业:美术学              学    分:2.0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考核要求随堂考试

考核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期末测试:占70%

2.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内容:网络在线学习、平时课堂纪律等。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书法与篆刻》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其中包括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篆刻的基础理论,作品欣赏以及工具运用等。使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直观的了解。能够把握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技能与基础临摹训练。了解书法与篆刻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视觉艺术语言,经典碑帖临摹及汉印摹小幅书法创作刻制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发展历史。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线条表现艺术,拥有独特的形式特性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中国其它艺术门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画的发展,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称谓。该课程的开设,其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入艺术的殿堂,理解书法艺术的本质特性,掌握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的用笔技法,能独立进行书法作品创作。

通过课程中的书法与篆刻作品讲解,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书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独特审美情趣的构成要素,了解书法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了解书法演变形式与汉字演变过程之关系,历代书法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艺术风格与审美特色,了解书法运动的思潮同社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关系。

法篆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门类,通过书写印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字书写语言艺术。培养计划要求系统学习绘画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进而,书法篆刻成为高等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自然也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书法篆刻的发展与文字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书法创作概念兴起于十九世纪,在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中蓬勃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基本成型。本课程主要讲授传统的发展的发展脉络、书法风格特征及书写技法的表现掌握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中的书法、篆刻作品讲解,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培养学生书法与篆刻创作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认识与修养及审美能力。使学生从价值导向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夯实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知识面、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在增强文化自信基础上夯实“四个自信”,做“四个自信”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目标2、通过对各种书体与技法的学习,掌握汉字书写技巧,书写能力提高的途径。通过对名著的理解,学习欣赏书法的技巧,提高审美情趣。《书法与篆刻》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书法史,各种书体与技法,书法欣赏,篆刻等内容。理论讲述与名帖临摹结合,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讲授与实践练习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创作启发和欣赏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与鉴赏水平。

课程目标3、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水平之外,更要具备教学实践能力,特别是三笔字的书写能力。本课程旨在增强师范生规范的书写意识和技能以及提升师范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情怀。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实用书法技能,强化书写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1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2 美术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艺术素养,能够以美术为中心,展示专业技能;能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形成良好的创作审美感知和技能。

课程目标2

4.教学能力

4.2 专业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理论讲述与美术实践示范、学业评价,具备扎实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和较好的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3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书法与篆刻

M


H

M





四、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类型

开出

要求

学时

分配

001

一、书法(篆刻)基础知识

综合性

必做

8

002

二、书法学习准备与方法

1、书法学习方法

2、书法执笔与笔法

3、篆刻刀法与篆法

综合性

必做

4

003

三、实践练习:楷书行书的临摹学习

理论: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外延,笔法、字  法、章法、临摹常识的讲解

综合性

设计性

必做

8

004

四、实践练习:篆刻的临摹学习

理论:秦汉印风格流派对比研究

综合性

设计性

必做

8

005

五、实践练习:书法与篆刻创作

理论:近现代书法及传播与交流

设计性

创新性

必做

8

学时总计

36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各种方法活跃教学内容如:录相示范、欣赏画册字帖、讲授技法等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通过赏析古代经典名家不同流派的书法与篆刻作品,并对书法史作简要概述与梳理,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以及书法与篆刻的不同笔法、篆法、刀法等相关技法,通过课堂实践进一步加深印象,并通过临摹历代书法名帖、秦汉印进行技法学习。最后完成一幅由学生自己创作的书法与篆刻作品。


、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书法(篆刻)基础知识

1.基本内容

1)书法的定义

2)书法的历史

A.书法起源

B.秦汉书法

C.魏晋南北朝书法

D.隋唐书法

E.宋元书法

F.明清书法

3)书法的特征和性质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中国书法与篆刻发展史、基本定义,以及各自的特征和性质。对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和历史名家作品进行重点鉴赏学习,分析作品风格特征。

 √



  1. 对书法与篆刻的基本特征定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能够对不同风格作品进行独立鉴别与赏析,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能够开展讨论式教学和演示,将所学进行分享与讲解,提高师范生说课能力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史论的讲解以及图文鉴赏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书法与篆刻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特征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书家、作品。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点进而对课程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3思想教育目标:对中国书法悠久的历史有初步认识之后,进而上升到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一定的民族文化自信。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中国书法与篆刻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定的认识,对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难点:对于书法的定义与书法的未来发展前景的思考

4.教学建议

美术师范生对书法与篆刻的学习层次目标要明确,即对发展简史的了解,书体演变、篆刻艺术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区分各自特点。在今后的教师教育岗位中能够传播正确的史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和视频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中更直观的学习,掌握更直接、更实用的书法基础知识。


第二章  书法学习准备与方法

1.基本内容

1)文房四宝

2)书法学习方法

3)书法执笔与笔法

4)篆刻刀法与篆法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书法与篆刻工具、材料的特性的认知,书法用笔、篆刻刀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书法学习的方法讲解。

 √



2.书法基本用笔、执笔、篆刻的基本刀法的掌握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对书法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对笔法、刀法、篆法、章法有初步的认识。

2能力培养目标:解和掌握书法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书写笔墨方法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书法与篆刻工具特性的认知,以及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

2)难点:对书法笔法、章法和篆刻刀法、篆法的认识和理解。

  1. 教学建议

美术师范生在书法与篆刻的学习方面,最终目的是转换到书写能力的提升,以及基础教育教学岗位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应结合这一特点,强化对书法学习方法和对工具特性的掌握。教师可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掌握。


第三章  实践练习:楷书、行书的临摹学习

1.基本内容

1)楷书临摹

A.颜体《勤礼碑》《多宝塔碑》

B.欧体《九成宫醴泉铭》

C.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2)行书临摹

A.王羲之《兰亭序》

B.颜真卿《祭侄文稿》

C.赵孟頫《归去来兮辞》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楷书、行书的演变,字体特点,以及名家书法的分析鉴赏,笔法分析。

 √



2.颜体、欧体、褚遂良等楷书临摹练习,以及名帖《兰亭序》《祭侄文稿》的临摹练习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对楷书和行书的历史演变,笔法等风格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楷书、行书的基本笔法,以及对不同书家名帖的表现特点,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楷书、行书的基本笔法,笔法、字  法、章法、临摹常识的讲解

2)难点:不同书家和不同字体的风格特点的区分,分析书法作品中的章法结构,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外延。

4.教学建议

偏重实践特点的课程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文、视频的教学手段,以及亲自示范书写和临摹,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快速掌握基本表现技法。



第四章  实践练习:篆刻的临摹学习

1.基本内容

1)篆刻基础知识

2)刀法、篆法分析

3)秦汉印临摹及步骤详解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篆刻工具、材料的特性的认知,篆刻中的刀法篆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篆刻过程学习的步骤讲解。秦汉印风格特点的分析讲解,以及名家篆刻作品的鉴赏。

 √



  1. 秦汉印临摹学习,基本的刀法和篆法认识与掌握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对篆刻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对刀法、篆法有初步的认识。

2能力培养目标:解和掌握篆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制作方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篆刻工具特性的认知,以及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

2)难点:对篆刻刀法、篆法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建议

教师最好能进行现场篆刻示范,将篆刻制作的步骤过程完整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该过程比较清晰,易于上手操作。



第五章  实践练习:篆刻与楷书、行书创作

1.基本内容

1)篆刻姓名章、闲章创作

2)楷书创作

3)行书创作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书法与篆刻创作中的章法、篆法的学习,以及创作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



  1. 创作练习,创作意识的培养训练。



 √

 √

2.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对创作意识和价值的认知,对笔法、刀法、篆法、章法有初步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解和掌握书法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书写笔墨方法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行书、楷书及篆刻的笔法章法刀法篆法等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对书法作品的分析解读有一定的依据和审美规范。


4.教学建议

对历代名家书法与篆刻作品进行反复研究、鉴赏学习,对笔法、章法、刀法、篆法进一步深入,教师适当结合现场创作示范,启发学生进行创作。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章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

 √



2

 √


 √

3


 √

 √

4


 √


5


 √



八、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独立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撰写学习日志形成电子学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主要针对《书法与篆刻》中的书体概念、书法原理、书法发展历史、风格流派这部分内容。通过讲授,学生可以明确书法篆刻技法的概念,并且由概念知识学习转向实际操作的学习步骤的学习。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美术学的知识体系,并自助规划后面课程所要临摹、创作的主要方向,进而可以不断进步书法篆刻知识和书法画观念,发现自身兴趣点,展开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合作训练,将解读观点或者达成的认识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并将形成的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展示。在材料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注意将个人操作与团队协同配合相结合,引导培养学生们的个体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主要针对课程后半部分每个学生自我创作的,给学生制定一个创作目标,学生通过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实现这个创作要求,将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形成个人的书体喜好选择和书法创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单独演示,让学生对比不同的书写语言,进而更好的完成创作。单独和学生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日后的中学美术教育打下基础。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并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教学研究、个人发展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规划和书写创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出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解决教学问题。

4.讨论式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为中心。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分析和批判的思维习惯,培养逻辑性表达能力。

5直观演示法主要针对《书法与篆刻》中的实际书写技法、治印步骤这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在线网络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际操作步骤的观摩,了解书法书写,篆刻制作原理,并且可以复制教师的制作步骤,并明确说出每一个单独步骤的合格标准,进而完成临摹复制和自我创作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复制教师的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为日后学生开展系统性中学美术教育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综楷书的基本概念及书写特点

  1. 学生理解书法楷书概念,对不同的楷书书体进行特征及临摹的实践操作;

  2. 学生对历史经典楷书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勤礼碑》《多宝塔碑》《雁塔圣教序》等的临摹

课程目标2. 学习和掌握行草的基本概念及书写特点

1.学生理解书法行草书概念,对不同的楷书书体进行特征及临摹的实践操作;

2.学生对历史经典行草作品进行理解和欣赏.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王羲之《兰亭序》等法帖的临摹

课程目标3篆刻材料的前期处理及相关制作工具使用、临摹、创作

1、学生对篆刻工具的使用与学习

1.课堂纪律

2.实践操作

3.汉印的临摹

、课程成绩评定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课堂表现(占6%

  2. 篆书练习(占6%

  3. 隶书练习(占6%

  4. 楷书练习(占6%

  5. 篆刻练习(占6%

  6. 期末考试(占7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课堂表现

篆书练习

隶书练习

楷书练习

篆刻练习

期末考试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100

20%







60

20%

40

60%

课程目标2



20

20%

100

30%



40

30%

30

20%

课程目标3



80

30%



100

20%



30

50%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综楷书的基本概念及书写特点

学生完美完成书法楷书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字体结构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得当,落款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完美完成书法楷书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基本能做到字体结构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能够完成书法楷书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相对清晰,概念基本明确,字体结构不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度一般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相对能够完成书法楷书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不明确,概念不明确,字体结构准确弱,画面干净整洁一般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符合基本标准。并

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生基本不能完成楷书书法的临摹与学校概念不清,结构性差,书写技术掌握不清,前后顺序错乱,画面不能做到干净整洁,污损严重,落款不符合标准。并准

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课程目标2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及书写特点

学生完美完成书法行草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字体结构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得当,落款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完美完成书法行草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基本能做到字体结构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能够完成书法行草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相对清晰,概念基本明确,字体结构不准确,画面干净整洁度一般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知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相对能够完成书法行草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不明确,概念不明确,字体结构准确弱,画面干净整洁一般墨色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符合基本标准。并

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生基本不能完成行草书法的临摹与学校概念不清,结构性差,书写技术掌握不清,前后顺序错乱,画面不能做到干净整洁,污损严重,落款不符合标准。并准

晓不同格式的书法书写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课程目标3篆刻材料的前期处理及相关制作工具使用、临摹、创作

学生完美完成篆刻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字体结构准确石料干净整洁,刀法均匀饱满章法得当,落款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篆刻章法要求刀法原理

学生完美完成篆刻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概念明确,基本能做到字体结构准确石料干净整洁,刀法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准确知晓不同格式的书篆刻章法要求书写原理。

学生能够完成篆刻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相对清晰,概念基本明确,字体结构不准确石料干净整洁度一般刀法均匀饱满章法基本得当,落款基本符合标准。并知晓不同格式的篆刻章法要求刀法原理。

学生相对能够完成篆刻的学习对其历史了解清晰不明确,概念不明确,字体结构准确弱石料干净整洁一般刀法均匀饱满度一般章法基本得当,落款符合基本标准。并

晓不同格式的篆刻章法要求刀法原理。

生基本不能完成篆刻的临摹与学校概念不清,结构性差,书写技术掌握不清,前后顺序错乱,石料不能做到干净整洁,污损严重,落款不符合标准。并准

晓不同格式的篆刻要求刀法原理。


十、课程学习资源              

1.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黄淳 主编,《书法篆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陈浩主编,《书法篆刻与教学》,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12月。

欧阳中石主编,《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月。

丛文俊主编,《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0月。

曹建《大学书法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月。

2.其他学习资源

[1]《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国书店。

[3]《勤礼碑》,中国书店。

[4]《米芾书法选》,中国书店。

[5]《王羲之集字雁塔圣教序》,中国书店。

[6]《张猛龙碑》,中国书店。

[7]《欧阳询九成宫》,中国书店。

撰写人:彭浪

审核人:刘洋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美术教育实习》

践环节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52

 用 专 业:       美术学   

  写   人:        刘洋    

 程负责人:        涂邡       

 核   人:       杨礼浪    

制 单 位:       宜春学院    

 制 时 间:202191

《美术教育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073000052

课程名称美术教育实习Art education practice

学时8学分8

适用专业:美术学 开课学期学期

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法(含微格教学)、教育见习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采用校内指导教师及实习学校综合评分的方式。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比例如下:

1.校内指导教师:占50%主要考核内容:实习日志撰写

2.实习学校综合性评分:占50%,主要考核内容:教学出勤实习报告教学情况等。

() 实践教学目标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从教知识技能,巩固和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从事教师职业的深厚情感及初步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学生通过教育实习,获得以下知识、技能,形成以下能力和素养

1.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具有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责任心,促进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保持作为教师的激情和热爱,以及对教育的执着和追培养教学对象树立正确的美术观。

2.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

陈述学习方法等的重要性,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教育实习,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开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获得教学体验,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4.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熟悉班级管理工作,增强学生对所上课班级学生美术技能等各个方面的指导能力;并能增强大学生美术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学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较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支撑对应关系

毕业要


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1.2 立德树人守法: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人师表,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教育法、教师法、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教育精神,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程目标 1


2.教育情怀

2.2 关爱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有责任心,丰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具有正确学生观,关爱学生并尊重其独立人格,积极创造条,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课程目标 2


3.学科素养

3.3 学科综合运用:能够概述美术学与文学、美学、教育等之间的关系,具备跨学科意识,具有初步将美学和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3


4.教学能力

4.2专业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理论讲述与美术实践示范、学评价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


课程目4


5 班级管理

5.2 班级管理实践:能够在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见习、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运用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与技能开展班管理管理工作,获得初步班级管理经验;具备参与德育和心理健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的能力


课程目5


6.综合育人

6.2立足学科育人:了解美术课程育人的价值,在美课程教学中能够初步将学生品格塑造与美术程学习相结合,并设计综合育人目标。


课程目

6


8.沟通合作

8.2沟能合作体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摩互助、作研究等活动,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并能探讨解决问题。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课程目7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教育见习

L

H

M

H

L

M


H

、教学组织

据江西省教育厅安排的音体美专业大学生支教活动及体育学院安排的赴践教学基地的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活动,结合接收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本校指导老师及接收学校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实施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地点

教育厅安排的农村中学,宜春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等。

  1. 实践考核的方式与评分办法

(一)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 校内指导教师(占50%

  2. 实践学校教师评定(占50%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实习出勤率

教学表现

校园美育

校外教师评分

校内教师评分

实习报告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20

 20%

20

30%



20

30%



10

20%

课程目标2

30

50%

30

50%









课程目标3

50

 20%



30

 20%

30

 20%

40

 20%

 20

 20%

课程目标4





30

 20%

30

 20%



 20

60%

课程目标5



20

30%

40

30%

20

20%



10

20%

课程目标6









 40

 40%

20

60%

课程目标7



30

50%





20

 20%

20

 30%

五、教育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1.教师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实习学校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寻求指导教师指导,主动深入了解中学美术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等。 实习时,听取实习学校有关报告。包括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介绍、优秀美术教师工作经验介绍等,提炼专业水准,充实专业学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美术教学所需的各项专业素养要求。

2.听课:转变身份,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去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熟悉基本教法和教学常规,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做好听课笔记,并撰写每堂课的课后体会。课后请教任课教师和学习教学经验,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

3.备课上课:根据教学进度,在认真地进行备课,并请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上课前教案尽可能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并请指导教师评议。

4.班主任工作:观摩所在班的班主任工作情况协助班主任开展好班主任工作,学习班主任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学生活动的经验与做法,了解综合育人的方法、途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深入所在的班级,主动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升语言沟通能力。

5.批改作业:课后积极协助指导教师批改作业,了解作业布置需遵循的要求,及时且精心批改作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指导学生学习。

6.教研组工作:必须参与所在学校美术教研组的各类教研活动,了解美术学科教研组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组织方法。

7.教育实习周记和总结: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必须完成至少完成12篇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习报告,提交教育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手册。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必须安排18周教育实习经历,方能达到毕业要求。

育实习安排一览表


阶段

内容

要求

间安排

周数(学时数)

1

动员,分实习小组,落实实习任务。

1

1

2

进入实习学校,与实习学校指导老师见面。

2

1

3

课,备课,试讲,批改作业,参与考试,参班主任管理

掌握

3— 16

14

4

习总结,提交实习材料

掌握

17- 18

2

合计

18

18

、实习纪律要求

服从实习学校的工作安排,遵守实习学校的校纪校规,积极完成实习所要求的任务。每次实习都应做好详细的见习计划和安排。

七、实习总结及考核

根据实习单位反馈情况、学生实习总结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等次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毕业要求

支撑度

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有丰富的材料能做到立德树人守法

1.2 立德树人守法: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和教育精神,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1.【师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履行教师责任与义务落实依法执教,敬岗爱业,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L

实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能体现出对教学岗位的热爱及情怀。

2.2 关爱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有责任心,丰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具有正确学生观,关爱学生并尊重其独立人格,积极创造条,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 【教育情怀】具有正确的教师观,理解美术教师的职业意义,热爱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具备积极正确的从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H

实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实习过程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积极主动,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位的教学安排

3.3 学科综合运用:能够概述美术学与文学、美学、教育等之间的关系,具备跨学科意识,具有初步将美学和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

3.【学科素养】具有扎实的美术学与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美术专业技能,掌握美术学和美育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知晓美术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教育实践的联系,了解美术学在科技前沿领域和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成果和跨学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学科科学相关知识。

M


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 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有丰富的材料,能运用学过的美术学技法及实践知识进行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对教学方法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

4.2 专业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理论讲述与美术实践示范、学业评价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

4. 【教学能力】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美术教育论与教学论等教育学科中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了解与掌握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具备依据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和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教学研究实践能力.


H

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 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有丰富的材料,能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5.2 班级管理实践:能够在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见习、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运用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与技能开展班管理管理工作,获得初步班级管理经验;具备参与德育和心理健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的能力

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具备班级组织建设的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美育为桥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指导工作

L

实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 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有丰富的材料,能针对具体的美 术课程设计制作课件等来辅助自己的美术教学。

6.2立足学科育人:了解美术课程育人的价值,在美课程教学中能够初步将学生品格塑造与美术程学习相结合,并设计综合育人目标。

6. 【综合育人】能结合美术学科的内容与特点,在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贯彻到中学美术教育全过程中。了解学校文化与育人内涵,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与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参与综合育人的实践活动。


M


.实现途径:教学实践、教学周记 评价方法: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 , 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遵守实习 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报告有丰富的材料,能配合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之间来开展自己的美术教学。实习报告能体现关爱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8.2沟能合作体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摩互助、作研究等活动,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并能探讨解决问题。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8. 【沟通合作】理解团队沟通合作在优化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主动熟练地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在学生、家长及社区间创建有效沟通机制,并在教学团队的教研活动中相互促进,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

H

八、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

90-100

75-89

60-74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教育实习过程中, 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严格遵守见习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向美术指导老师和班主任指导老师学习,逐步理解美术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提升从教意愿,初步形成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理念。(毕业要求1.2

1.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见习任务。

2.理解美术教师工作的意义,非常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

3.具有正确的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理念,非常了解立德树人和综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1.能较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见习任务。

2.理解美术教师工作的意义,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     

3.具有正确的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理念,了解立德树人和 综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1.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完成见习任务。               2.基本理解美术教师工作的意义,比较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有一定的从教意愿。

3.具有正确的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理念,基本了解立德树 人和综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1.不能完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认真完成见习任务。            2.不理解美术教师工作的意义,不太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没有从教意愿。                 3.没有正确的立德树人、综合育人的理念,不了解立德树人和综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2.在教育实习中,增进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信念,能够尊重受教者的人格和发展权利;养成富有爱心、责任心,平等对待学生的习惯;增强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毕业要求2.2


  1. 对教育非常执着,对学生关爱有加;

  2. 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利;

  3. 对学生非常负责有耐心,很平等对待学生。

  1. 对教育事业执着,对学生关爱有加;

  2.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利;

  3. 对学生负责并有耐心,平等对待学生。

1.对教育较执着;

2.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利;

3.对学生较负责有耐心,较平等对待学生。

1.对教育不感兴趣;

2.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权利;

3.对学生不负责有耐心,不平等对待学生。

课程目标3.在教育实习中能够概述美术学与文学、美学、教育学等之间的关系,具备跨学科意识,具有初步将美术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毕业要求3.3

能很好的具备美术学和相关美学知识,具备跨学科意识,运用综合技能进行教学实践

能较好的具备美术学和相关美学知识,具备跨学科意识,运用综合技能进行教学实践

能具备一定的美术学和相关美学知识,具备跨学科意识,运用综合技能进行教学实践

不具备美术学和相关美学知识,具备跨学科意识,运用综合技能进行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4.在教育实习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学理论、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培养从事数学学科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科认知特点,掌握了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了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了解中学数学教材和教参编写理念。(毕业要求4.2

1.能深刻领会提升师范技能的意义,师范技能综合能力强。

2.能很认真地听评课,听课体会撰写质量优。

3.能很好地利用学科美术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1.能较好地领会提升师范技能的意义,师范技能综合能力较强。

2.能认真地听评课,听课体会撰写质量良好。

3.能较好地利用学科教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教学设计活动,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1.能领会提升师范技能的意义,师范技能综合能力一般。

2.能比较认真地听评课,听课体会撰写质量中等。

3.能利用学科教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教学设计活动,教学能力有些不足。

1.不能领会提升师范技能的意义,师范技能综合能力差。

2.不能认真地听评课,听课体会撰写质量差。

3.不能利用学科教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不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5.通过班主任工作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实习,了解班级管理的各种常规工作,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而培养独立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毕业要求5.2

1.工作耐心仔细,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2.能协助班主任工作,获得丰富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非常了解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3.能很好地根据学生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1.工作耐心仔细,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2.能协助班主任工作,获得较好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 了解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3.能较好地根据学生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1.能基本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有一 定的爱心和责任心。

2.能协助班主任工作,获得初步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 基本了解班级管理 和班级建设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3.能根据学生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为学生成长。

1.不能完成全部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不够。

2.不能较好地协 助班主任工作,基本没有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不了解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3.不能根据学生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课程目标6.通过教育实习,能够有效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体验到了美术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中学综合育人的氛围。(毕业要求6.2

1.能非常积极主动、认真听评课,能较深刻地领会美术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2.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去的意识强。

1.能积极主动、认真听评课,能较好地领会美术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2.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去的意识较强。

1.能比较积极主动、认真听评课,基本能领会美术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2.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去的意识一般。

1.不能积极主动、认真听评课,不能领会美术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2.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去的意识缺失。

课程目标7.在实习教学中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摩互助、作研究等活动,乐于与学习伙伴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并能共探讨、解决问题;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毕业要求8.2

  1. 能主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察互助、合作研究等活动

  2. 能主动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1在教好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察互助、合作研究等活动

2能较好的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互助、合作研究等活动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1、不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观察互助、合作研究等活动

2被动的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交流沟通,获得教学实践体验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校友帮

(2)《教育实习手册》,周跃良,杨光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说

西省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赴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工作为江西省教育厅负责安排的支教工作,集中实习中安排的学校一般为中学



写人:刘洋

核人:涂邡

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 91



毕业论文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x073000051     

适 用 专 业:      美术学        

撰  写   人:涂邡

课 程负责人:刘洋

审  核   人:       杨礼浪         

编 制 单 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     

编 制 时 间:202191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073000051

英文名称: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

课程性质:集中性实践教学学时/学分:8/8学分

先修课程:美术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选用教材:刘璐主编,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开课单位: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课程简介

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   合点。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育专   业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   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获得以下知识、技能,形成以下能力和素养:

课程目标1通过结合在支教实习教学期间的教学体验撰写和美术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立志成为优秀的“教育家型”教师激发学生的教育情怀和职业认同感。(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

课程目标2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及解决某一问题。(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

课程目标3增强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增强沟通合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参加论文答辩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于解决。通过毕业论文课题的科学研究提升了学生与科研小组的合作能力,能运用支教生活的教学实践进行论文撰写(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

课程目标4:了解思政德育与美术学有机结合综合育人的政策方针与教育规律,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 解决美术学专业及美术课程教学学生的审美意识问题。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6-1

课程目标5:能够在学习与教学问题面前及时反思,开拓专业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提高学习与教学的效率。掌握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美术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学中反思,实现优化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2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及内涵


课程目标



2.教育情怀

2.1 坚守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热爱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1



3.学科素养

3.3 学科综合运用:能够概述美术学与文学、美学、教育等之间的关系,具备跨学科意识,具有初步将美术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2


4.教学能力

4.2 专业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理论讲述与美术实践示范、学业评价,具备扎实的“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和较好的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3



6.综合育人

6.1综合育人知识:树立综合育人理念,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初步掌握中学综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并能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主题德育和社团育人。


课程目标4



7.学会反思

7.2反思知识能力:初步掌握反思笔记、课堂观察、叙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美术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及时反思并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5

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合作

毕业论文


M

H

H


M

M


四、教学内容、要求和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


内容

学时

对应支撑课程目标

论文选题

1

课程目标12

论文开题

1

课程目标12

课题研究、调查实践与论文撰写

5

课程目标235

论文答辩与总结

1

课程目标345

五、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论文。教师   指导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指导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   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六、考核内容与方式

 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方式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1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

指导教师评定、论文开题专家组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课程目标 2

课题研究及调查实践

指导教师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课程目标 3

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

指导教师评定、论文答辩专家组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答辩成绩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4

毕业论文撰写及后期修改

指导教师评定、论文答辩专家组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答辩成绩评分标准


七、成绩构成与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办法

毕业论文(设计)总评成绩为100分,由指导教师综合评定成绩、评审专家评定成绩答辩集体综合评定成绩组成。其中指导教师综合评定成绩总分为100分,占30%,评审专家评定成绩总分为100分,占30%,答辩综合评定成绩总分为100分,占40%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开题报告

论文定稿

论文答辩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分值

权重

课程目标1

30

30%

20

50%



10

20%

课程目标2

30

20%

20

10%

30

20%

30

50%

课程目标3

40

50%

20

20%

40

20%

20

10%

课程目标4



20

20%

30

20%

20

60%

课程目标5



20

50%



20

50%

分目标达成度=权重×(指导教师评定平均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总分)+权重×(评审专家评定平均成绩/评审专家评定总分)+权重×(毕业论文答辩平均成绩/毕业论文答辩总分)



八、评价标准

  1.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论文)


评审基元


评审要素


评审内涵


满分




选题质量

目的明确

符合要求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美术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20


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符合美术学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学科理论知识和学科教育教学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 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选题恰当

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






能力水平

查阅文献

资料能力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

研究状况及成果,并恰当运用






25

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

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和阐述问题;论文内容有适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研究方案的

设计能力


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能力

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文献释读、 历史分析等)进行调查、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


论文质量

文题相符

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



25

写作水平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写作规范

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

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


论文篇幅

文科类不少于 10000 字,理工科类不少于 7000 字,艺体类不少于 5000 字,外国语言文学类不少于 5000 个实词。

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


成果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运用价值

外文资料翻译


外文应用能力

外文文献资料与论文相近或相关,译文汉字数为 15002000 字,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没有要求外文资料翻译的,参照 英文摘要及英文文献等情况计分



10



面向基础教育


师范教育能力和水平

如果选题与基础教育直接相关(根据毕业论文的实际内容打分);②如果选题与基础教育间接相关(即基于科研理论、 方法和应用研究的选题,应提交与论文成果相关的教育类调研报告、论文或教案)(根据毕业论文的教育思考部分打分):教育理念先进,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能反映师范教育素养和能力。



20

总分



100

撰写人:涂邡

审核人:杨礼浪

分管教学院长:杨礼浪

202191



1